通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稼穡村坊遠,煙波路徑通。 -- 出自唐·尚能·中秋旅懷
- 逍遙太霞上,真鑒靡不通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步虛詞十首
- 茂先洽聞者,幽賾咸該通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峻朗妙門辟,澄微真鑒通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沖虛冥至理,體道自玄通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沖虛真人
- 應物方矯行,俯仰靡不通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師金
- 長橋駕險浮天漢,危棧通岐觸岫云。 -- 出自唐·介胄鬼·擲裴武公詩
- 日月襟袖捧,人天道路通。 -- 出自唐·尉遲汾·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,因狀嵩高靈勝,寄呈三
- 萬壑煙光動,千林雨氣通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北山煙雨
- 欲作菟裘計,桃源路不通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吳下詠懷(八首)
- 太守傳呼迢遞,漫留連、通宵沉醉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水龍吟 戊申燈夕,云間城中作 以上四印齊本
- 屋小長林束,村深四水通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南村雜賦(六首)
- 性珠顯、恢弘祖意,慧風通、虛谷傳神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 大圓覺海
- 功及三天兩地,九六陰通,七八陽立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瑞鶴仙 五行生數(shù)至成數(shù)
- 八道涌瓊漿,七門開、洞通清凈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驀山溪·一靈真性
- 速令歸去,前程已許,久通堅永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絳都春·天然省悟
- 心香起、印出仙經(jīng),便貫通顛倒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紅芍藥
- 湛殫澄徹成功行,九天通圣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河清 按一百八數(shù)
- 淇殫澄徹成功行,九天通圣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河清 按一百八數(shù)
- 心合眼瑩,耳聰意靜,鼻通舌辯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河傳令 贈京兆趙公
- 結(jié)成仙眷,積累大功深,通妙理,脫凡籠,永永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驀山溪 于二翁染疾求教
- 日里金雞,月中玉兔,變通玄象盈虧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贈盧宣武二首
- 閑中做成修煉,煉百脈通流,四體和平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春從天上來 贈首陽山李志樸
- 混化胎生皆受*,感應通玄潛伏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無形道體,運陽光、密布通微恢鄂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寂虛妙道,混杳冥恍惚,通微清絕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殷紅璨璨,仿佛入離宮,通上下,照十方,攝境歸心地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驀山溪·男兒一志
- 有緣得遇真師,點透靈通,常應無虛詐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拋球樂·道人心印悟來
- 內(nèi)史調(diào)兵惟漢相,春潭通漕笑韋堅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 送王子勉都運關(guān)中
- 不在多聞廣學,只要潛通默會,定里細參詳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
- 執(zhí)中常不易,天理感而通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贈和庵王察判
- 香霧空蒙,步虛嘹亮,孝通天地。 -- 出自元·朱思本·水龍吟 送閔道錄醮玉隆竣事歸東湖
- 犢有浮鼻過,鯈有銜尾通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喚船至長頭峴
- 麗文副夙業(yè),藝能復旁通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為石醉六題其師江建霞京卿遺墨冊
- 荊山一何高,上與天門通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擬古
- 吳興松雪真奇士,書到通神逼二王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苕溪陸文寶挾筆過云間持卷求余言而一時縉紳
- 上客驚且疑,姓字初未通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真真曲(有序)
- 當時直恐金棺腐,鑿石通泉下深固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穆陵行(并序)
- 古有千文義,須知后學通。 -- 出自宋·汪洙·神童詩
- 自非夢來往,密意何由通!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今別離
- 土音偏不移雞犬,市暨通行雜鈔錢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江行俳體十二首
- 狗監(jiān)離宮承宴歡,掖庭通晚不回鑾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擬古宮詞(七首)
- 百折連腰盡無骨,一撒通身皆是手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峨嵋道人拳歌
- 到處暗杉松,多言路不通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游陽羨南山
- 雪亦能照夜,得月光始通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人家詞訟起,踴躍時命通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憎吏行
- 宮水當門落,僧園舊徑通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贈孫曹二生
- 人世何由及,唯應天漢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題石橋
- 峭拔湖心起,湖心四望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孤山詩二首
- 地冷庭松瘦,門間野徑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憶龍山院兼簡蟾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