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山勢西南缺,湖光左右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洪園洗心堂飲中偶成
- 蒼莽渾沙積,崎嶇沒徑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龍池沙漲
- 遠近關梁接,高低閣棧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劍外驢
- 分席眠鷗渚,廬山夢已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水宿
- 意言亦良苦,精神庶潛通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讀樂天閒居篇
- 巖曲疏鐘答,村前小彴通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登三鄉寺閣
- 耕鋤時節動,歌謠聲意通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新作春野亭
- 萬里凄凝魄,幽深在處通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中秋夕獨坐望月
- 出門更自有真樂,閒向通衢穩步行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興
- 石從試劍何年裂,池自通泉盡日平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虎丘寺
- 羲和舒靈暉,倏忽西極通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登秦嶺作,時陷賊歸國
- 神皇作桂館,此意與天通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述降圣觀
- 將近隱者鄰,遠與西山通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至閑居精舍呈正上人(即天后故宮)
- 紫微侍郎白虎殿,出入通籍回天眷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贈朱中書
- 暗泉出石飛仍咽,小徑通橋直復斜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山中
- 小松出屋和巢長,新徑通村避筍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許員外新陽別業
- 眾花交艷多成實,深井通潮半雜泉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贈李校書
- 羅剎石上坐伍子胥,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觀懷素草書歌
- 道罕將人合,心難與圣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杜使君朝覲
- 卓立澄心久,提攜注意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水壺子
- 人問寒山道,寒山路不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一人好頭肚,六藝盡皆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若得個中意,縱橫處處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明年石渠署,應繼叔孫通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張孝廉赴舉
- 綿綿芳籍至今聞,眷眷通宗有數君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述祖德贈湖上諸沈
- 天子初未起,金閨籍先通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梁拾遺肅歸朝
- 白版年猶小,黃花褐已通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沙彌長文游京
- 凌灘出極浦,曠若天池通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寄趙七侍御
- 金谷園無主,桃源路不通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贈花
- 孟門在步武,所向何由通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,旋進歌詩,延英
- 明日中書見顏范,始應通籍入金門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于少監自廣州還紫邏
- 朔野長城閉,河源舊路通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涇州觀元戎出師
- 靜室門常閉,深蘿月不通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贈蘭若僧
- 雨歇連峰翠,煙開竟野通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奉和幽山雨后應令
- 顧渚山邊郡,溪將罨畫通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寄獻湖州從叔員外
- 冠蓋人聲絕,音書鳥道通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書通德官舍壁
- 地里輿星直,江流漢水通。 -- 出自宋·韓縝·句
- 四邊湖水繞,一逕郭門通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孤山寺見從房留題
- 舒女清泉滿,黃姑別渚通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再賦
- 食蘗心常苦,占蓍命未通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鄭溥赴汀州判官
- 三逕從誰掃,千門倏自通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趙大監雪
- 鶻飛猶自苦,人足故難通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鶻嶺
- 吾不能移王屋之山兮,通褒斜之孤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九效·鳴窮
- 山合秧畦窄,林深屐路通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將至玉山
- 相望邈異境,正北一水通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酬馬退翁見示之什
- 浮榮真一戲,何者為窮通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書事呈元聲如愚起莘三兄
- 達石情忘倦,移山志必通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題吳仲微常齋
- 云巖藏勝絕,何路不潛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明仲游北巖
- 懷抱清誰兒,聊憑一滴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書齋十詠·硯瓶
- 羅衫一任涴塵泥,拚了通宵排日醉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玉樓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