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在第9個字的詩句
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繡屋頻經始,琪園欲送終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
- 綠陰高處春光暮,吹送新蟬四五聲。 -- 出自·謀[B16J]·柳
- 云箋新制出金溪,緘送煩君手自題。 -- 出自明·聶大年·奉酬王司訓云箋之貺(二首)
- 云蒙日影當晡密,雨送雷聲入夜多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歸興(四首)
- 蕭蕭落葉早寒天,忽送秋聲到耳邊。 -- 出自明·沈恒·秋江送別為戴友諒賦(別本誤作“瑞安項伾”
- 桑干河曲水潺潺,好送征人雙淚還。 -- 出自明·沈煉·寄張有功(二首)
- 天冠瓔珞現重重,風送潮聲入梵鐘。 -- 出自明·沈天孫·禮觀音大士二首和湘靈
- 樹銜斜日低臨海,風送歸鴻早度河。 -- 出自明·沈愚·郊居秋晚有懷蘇雪溪
- 怕病偏生病,傷春更送春。 -- 出自明·蘇澹·三月晦日病中戲成
- 寺樓把酒同翹首,目送孤霞落照明。 -- 出自明·湯珍·季春同文內翰父子陸儀部昆仲彭子孔嘉盧子式
- 越王戍畔柳條春,曾送鴟夷萬里人。 -- 出自明·湯珍·越溪柳(二首)
- 從容望燎鑾輿動,目送中天白玉毫。 -- 出自明·同庵簡公·鐘山法會詩(八首)
- 輪盤引水入溝去,分送高田種禾黍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水車行
- 年來何日不思鄉,卻送君歸欲斷腸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送長吉諸孫東還
- 古殿云來往,游人鳥送迎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青柯平
- 濃陰柳色罩窗紗,風送爐煙一縷斜。 -- 出自明·王女郎·春日閑居
- 夜深坐促尊移,含悰送意向誰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妾薄命
- 垂楊不系離情住,只送飛花過渭橋。 -- 出自明·王韋·柳枝詞(二首)
- 部迎定見新王騎,驛送猶思上國鴻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送安南使還國應制
- 仙山咫尺不得歸,目送冥冥鳥飛去。 -- 出自明·王澤·寄友人
- 云開山色浮仙仗,風送鶯聲繞御筵。 -- 出自明·王直·端午憶去年從幸東苑錫宴
- 紛紛祀灶與禳田,共送殘年祝有年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庚子除夕
- 落花垂柳嬌無力,都送春愁上兩眉。 -- 出自明·吳會·宮人欠伸圖
- 煙籠春樹當前浦,風送扁舟上急灘。 -- 出自明·香嚴和尚·送玉峰琳長老得戒還清泉(四首)
- 東風似恨春歸去,吹送楊花入戶來。 -- 出自明·謝五娘·初夏
- 竹屋煙迎夕,菱池雨送秋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贈虛中上人
- 每喜論文久,那堪又送行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送張明府
- 城頭柳色望成堆,隨送春風入酒杯。 -- 出自明·許邦才·二月朔于鱗招飲二首
- 行來恐踏苔痕破,目送山云過遠村。 -- 出自明·雪浪法師·祗樹庵
- 懷來城外夜微雪,風送輕寒初著身。 -- 出自明·楊士奇·扈從巡邊至宣府往還雜詩(六首)
- 巨邑當吳北,官無接送勞。 -- 出自明·姚道衍·重經常熟縣
- 江氣乖春候,朝寒忽送雨。 -- 出自明·尹伸·三月六日偶作
- 宵來書館寒威重,誰送熏香半臂綾。 -- 出自明·張和·悼妾
- 半江斜照將秋色,相送歸船到竹溪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舟中暮歸
- 杜鵑不識春歸盡,尚送余寒著處啼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四月三日赴演法觀視斷碑因賦
- 如何野店山橋外,又送行人過馬蹄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溪居
- 凄涼蟋蟀聲中月,斷送梧桐葉上秋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寄竺庵之中天竺
- 已隨暮角響江城,更送樵歌出林麓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煙寺晚鐘
- 黃菊看如客,青山坐送人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秋晚由震澤松陵入嘉禾道中作(二首)
- 作堤捍水非吾事,閑送苕溪入太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莘老七絕
- 嘉游未歝,誓將離分;送爾于路,銜觴無欣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答龐參軍 其四
- 逍遙堂后千尋木,長送中宵風雨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逍遙堂會宿二首〈并引〉
- 東風力,快將云雁高送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宴清都·柳色春陰重
- 那堪更被明月,隔墻送過秋千影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青門引/青門飲
- 黃葉蟬吟晚,滄江雁送秋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郎士元
- 玉樓天半起笙歌,風送宮嬪笑語和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宮詞五首
- 直須日觀三更后,首送金烏上碧空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曉日
- 今年還折去年處,不送去年離別人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折柳枝
- 棠遺善政陰猶在,薤送哀聲事已空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商驛樓東望有感
- 君王自勸三宮酒,更送天香近玉屏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