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在第9個字的詩句
言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略問先生真甲子,只言弟子是劉安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軒轅先生
- 瓶擔千丈瀑,偈是七言詩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喜不思上人來
- 樵父貌饑帶塵土,自言一生苦寒苦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樵叟
- 古人終不事悠悠,一言道合死即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五首
- 一選嘉名喧宇宙,五言詩句越諸人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莫知真意度,喚作閑言語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一生俄爾過,萬事莫言賒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莊生誡近名,夫子罕言命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雁門傳法至,龍藏立言時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同顏使君真卿開元寺經藏院會觀樹文殊碑
- 長安三千里,喜行不言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陸侍御士佳赴上京
- 常說人間法自空,何言出世法還同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兵后經永安法空寺寄悟禪師(其寺賊所焚)
- 世人不知心是道,只言道在他方妙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戲呈吳馮
- 倘見吾鄉舊知己,為言憔悴過年年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宛陵送李明府罷任歸江州
- 灞陵春欲暮,云海獨言歸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贈萬生下第還吳)
- 自得君王寵愛時,敢言春色上寒枝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帝宮詞
- 青衿離白社,朱綬始言歸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徐渙端公南歸(一本無渙字)
- 兒女不知來避地,強言風物勝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連州陽山歸路
- 若到赤城逢羽客,但言孤鶴在金籠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送崇教大師惠思歸山
- 百里象雷嫌碌碌,片言折獄厭云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致仕李殿丞寅見寄之什因以紀贈
- 絕聞空獄奏,深愧片言人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獄多重囚
- 下詔已聞推異禮,乞言猶自渴嘉謨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
- 凡有求焉皆越從,不言功者尚為卿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淮西何總卿
- 歸日指清明,肯把話言輕食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好事近·歸日指清明
- 欲攄今日意,聊仗五言城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宮庠旅泊,
- 共說別來經世事,我言所向比兒戲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陪余杭張無垢先生飲
- 歌襦恐來暮,臥轍惜言還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汪內相移鎮宣城
- 四壁琴書供宴坐,一言佩服要終身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寄題方機宜稚川恕齋
- 潛神無朕際,悟物不言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呂居仁挽詞三首
- 已筑高城受虜降,盟言端的有如江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劉憲詩二首
- 月桂香傳南北卷,千言長策耀天衢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送彭奭應禮部試
- 中心一句無人會,不言愁恨,不言憔悴,只恁寄相思。 -- 出自宋·南宋無名·九張機
- 踏雪敲門雙敕使,傳言太子送天鵝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餕余裹青蒻,籬落笑言啞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社牲
- 清游不可失,微勞敢言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四面山午飯澡雪塵土往太湖二首
- 訓詁未容端拜議,一言聊復問關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游毛公洞六首
- 我心傾寫會有日,為言已辦浮江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寄荀晉仲簡陳夫子
- 縱美詎能齊眾口,此言何獨指羊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臘梅和次韓韻
- 撫掌相逢一笑同,自言參學百無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浮屠宗立東游二首
- 自笑壯心窮未已,欲言言大怕人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張進彥見寄
- 自恐謝安行不免,誰言陶侃困無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時軒
- 相扶相吊來流亡,問言豆葉何時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按麥行和魏定父韻
- 法護相從如問我,為言蹤跡與君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徐季公運干罷任
- 三紀重來驚隔世,一言相契定前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宿吉祥寺贈應上人
- 欲洗世間箏笛耳,為言千斛不須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夜聽劉昭遠彈琴
- 經從往返兩過我,一言意厚何多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陶監丞茂安見贈
- 杖履周旋痛開警,為言小子頗嘗參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平江陳侍郎十絕
- 七十衰翁誰信及,話言端欲廣書紳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平江陳侍郎十絕
- 烹鮮坐嘯,清凈五千言自足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看花回·注目
- 楚江湄,湘娥乍見,無言灑清淚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繡鸞鳳花犯/花犯 賦水仙
- 人應空懊惱,春亦無言語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千秋歲·送春歸去
“言”同音字
- 腌
- 黬
- ?
- 焱
- 嵼
- 檐
- 蜒
- 欕
- 溎
- 淊
- 醶
- 鬳
- 炏
- 齞
- 喦
- 爓
- 顩
- 剡
- 埏
- 烻
- 炎
- 眼
- 訮
- 齴
- 研
- 厭
- 厭
- 嚈
- 猒
- 顏
- 顔
- 嚴
- 乵
- 儼
- 偃
- 偐
- 傿
- 儼
- 兗
- 兗
- 剦
- 匽
- 厴
- 厳
- 厴
- 咽
- 唁
- 啱
- 喭
- 噞
- 嚥
- 嚴
- 囐
- 堰
- 塩
- 墕
- 壛
- 壧
- 夵
- 奄
- 妍
- 妟
- 姲
- 姸
- 娫
- 娮
- 嫣
- 嬊
- 嬮
- 嬿
- 孍
- 宴
- 巖
- 崦
- 嵃
- 嵒
- 嵓
- 嶖
- 巌
- 巖
- 巗
- 巘
- 巚
- 延
- 弇
- 彥
- 彥
- 懨
- 愝
- 懕
- 懨
- 戭
- 扊
- 抁
- 掩
- 揅
- 揜
- 敥
- 昖
- 晏
- 暥
- 曕
- 曣
- 曮
- 棪
- 椻
- 椼
- 楌
- 樮
- 檿
- 櫩
- 歅
- 沇
- 沿
- 淹
- 渰
- 渷
- 湮
- 滟
- 演
- 漹
- 灎
- 灔
- 灧
- 灩
- 煙
- 焉
- 焔
- 焰
- 煙
- 熖
- 燄
- 燕
- 牪
- 狿
- 珚
- 琂
- 琰
- 甗
- 鹽
- 硯
- 硏
- 硯
- 硽
- 碞
- 礹
- 筵
- 篶
- 簷
- 綖
- 縯
- 罨
- 胭
- 臙
- 艷
- 艶
- 艷
- 莚
- 菸
- 萒
- 蔅
- 虤
- 蝘
- 衍
- 裺
- 褗
- 覎
- 觃
- 觾
- 言
- 訁
- 詽
- 諺
- 讌
- 讞
- 讠
- 諺
- 讞
- 豓
- 豔
- 贋
- 贗
- 贗
- 躽
- 軅
- 遃
- 郔
- 郾
- 鄢
- 酀
- 酓
- 釅
- 醃
- 醼
- 釅
- 閆
- 閹
- 閻
- 閆
- 閹
- 閻
- 隁
- 隒
- 雁
- 顏
- 饜
- 饜
- 騐
- 験
- 騴
- 驗
- 驠
- 驗
- 魘
- 魘
- 鰋
- 鳫
- 鴈
- 鴳
- 鶠
- 鷃
- 鷰
- 鹽
- 麣
- 黡
- 黤
- 黫
- 黭
- 黶
- 鼴
- 鼴
- 龑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𡚇
- 𢌨
- 𤜵
- 𤟟
- 𦎣
- 𦧡
- 𩷑
- 𪒠
- 𪗙
- 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