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在第7個字的詩句
言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清問諄諄許盡言,以書為轍道為軒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壬辰恭和御制聞喜宴詩
- 眼來眼去又無言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少年游·眼來眼去又無言
- 低眉索價退聽言,移刻才蒙酬與半。 -- 出自宋·呂南公·老樵
- 孟春屬佳辰,駕言從郡丞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從德鄰至鄧城訪魏道輔故屋懷道符
- 佩服良友義,論言畏涂難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同德麟諸公觀秋風閣自賦詩臺乘月泛江
- 庶事正絜矩,嘉言規典謨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霍子侔還都
- 使彼夙昔人,微言幸發攄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邃經堂
- 王命急星火,駕言促西游。 -- 出自宋·趙企·別天臺
- 酒偶挽屠沽,謂言等縉紳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元次山作友丐予乃諺之
- 玉人曾向耳邊言,花有信、人無的。 -- 出自宋·曹希蘊·踏莎行·解遣愁人
- 競口口談醒,言言成錯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喜遷鶯·情纏識縛
- 倬哉元規翁,斯言迨盡矣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同石元規講鹍鵬偶書
- 講罷四窗閑,忘言空隱幾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同石元規講鹍鵬偶書
- 喜見石渾淪,忘言意獨真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得請還山元規遠迓遂成山頌
- 休更論淺深,斯言盡誠心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和元規見勉
- 因子告行遂贈言,忽忘舊學膺天祿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親迎賦此贈行卒間聊遺鄙懷
- 默坐觀書久不言,為梅驅我到詩邊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梅
- 頑童來聽老夫言,困至如今我欲眠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僮方搗茶知予書初輟搗以待呼而戒之
- 無多酌我先有言,須識次公為惡客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北山會飲
- 溥哉時發仁人言,未至取魚憂竭澤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符正民罷倅永嘉
- 人生感因未易言,正恐不能同木石,仙才秀骨公所有,化作文章可華國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符正民罷倅永嘉
- 憑欄之恨在無言,珍重湘西山與水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嘗隨先生讀書岳麓山法華
- 我思錦江曲,駕言涪水東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往成都八客餞飲得同字
- 喚客班荊雜亂言,雀羅成日罷張門,自緣貧病無過轍,可是疏慵不出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同蘇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
- 會意時目成,忘言但心許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葉觀文再賦游靈源桃花二洞之作
- 木落終糞本,茲言紳可書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自毗陵與兄弟避地南來約為連江之歸中涂各以
- 歸休儻永訣,愿言當前驅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自毗陵與兄弟避地南來約為連江之歸中涂各以
- 晚從松生游,忘言到心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劉寬夫
- 外物□可必,斯言有如江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青原臺與兄弟同賦
- 獨立寒汀暮,忘言正郁陶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秋晚十詠·懷遠
- 滿腹悲辛誰與言,叩門不應更依然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哭陳興宗先生三首
- 伯仲皆登第,人言薛與林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哭薛吏部
- 省己知為政,忘言是讀書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挽林潛圣先生詞
- 自昔衣冠盛,人言胡與吳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胡夫人挽詞
- 以思不如學,圣言豈欺予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何子應夜讀書
- 父老相與言,未言心已哀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送開守解印
- 何時逢畫郎,忘言笑相視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報恩方丈宋子展所作墨竹
- 無為萬物逝,不言四時行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郭信可琴中趣軒
- 揭名聊爾爾,至言恐驚愚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蘇慶嗣睡樂軒
- 嘆余落麈尾,非言付搖膝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眾妙門皆向,微言顯啟,兩朝天德,甘涌神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沁園春·五老橫峰
- 其次崇真功,立言與立德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升天行
- 阿俊平生友,忘言金石志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次韻程機宜感懷
- 老鈍依頹檐,忘言隨四時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贈吳思道
- 三百字與五千言,一指便到玄牝門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丹客林公
- 仙不言壽,道不言古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李次促誕辰頌
- 上言長相憶,下言莫相忘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遺所思
- 有琴寫流水,無言道情素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王倅見惠十篇
- 姬公徂東山,流言起齗齗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寄張趙二相三首
- 籍戶析丁口,奏言民數敷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登南紀樓
“言”同音字
- 腌
- 黬
- ?
- 焱
- 嵼
- 檐
- 蜒
- 欕
- 溎
- 淊
- 醶
- 鬳
- 炏
- 齞
- 喦
- 爓
- 顩
- 剡
- 埏
- 烻
- 炎
- 眼
- 訮
- 齴
- 研
- 厭
- 厭
- 嚈
- 猒
- 顏
- 顔
- 嚴
- 乵
- 儼
- 偃
- 偐
- 傿
- 儼
- 兗
- 兗
- 剦
- 匽
- 厴
- 厳
- 厴
- 咽
- 唁
- 啱
- 喭
- 噞
- 嚥
- 嚴
- 囐
- 堰
- 塩
- 墕
- 壛
- 壧
- 夵
- 奄
- 妍
- 妟
- 姲
- 姸
- 娫
- 娮
- 嫣
- 嬊
- 嬮
- 嬿
- 孍
- 宴
- 巖
- 崦
- 嵃
- 嵒
- 嵓
- 嶖
- 巌
- 巖
- 巗
- 巘
- 巚
- 延
- 弇
- 彥
- 彥
- 懨
- 愝
- 懕
- 懨
- 戭
- 扊
- 抁
- 掩
- 揅
- 揜
- 敥
- 昖
- 晏
- 暥
- 曕
- 曣
- 曮
- 棪
- 椻
- 椼
- 楌
- 樮
- 檿
- 櫩
- 歅
- 沇
- 沿
- 淹
- 渰
- 渷
- 湮
- 滟
- 演
- 漹
- 灎
- 灔
- 灧
- 灩
- 煙
- 焉
- 焔
- 焰
- 煙
- 熖
- 燄
- 燕
- 牪
- 狿
- 珚
- 琂
- 琰
- 甗
- 鹽
- 硯
- 硏
- 硯
- 硽
- 碞
- 礹
- 筵
- 篶
- 簷
- 綖
- 縯
- 罨
- 胭
- 臙
- 艷
- 艶
- 艷
- 莚
- 菸
- 萒
- 蔅
- 虤
- 蝘
- 衍
- 裺
- 褗
- 覎
- 觃
- 觾
- 言
- 訁
- 詽
- 諺
- 讌
- 讞
- 讠
- 諺
- 讞
- 豓
- 豔
- 贋
- 贗
- 贗
- 躽
- 軅
- 遃
- 郔
- 郾
- 鄢
- 酀
- 酓
- 釅
- 醃
- 醼
- 釅
- 閆
- 閹
- 閻
- 閆
- 閹
- 閻
- 隁
- 隒
- 雁
- 顏
- 饜
- 饜
- 騐
- 験
- 騴
- 驗
- 驠
- 驗
- 魘
- 魘
- 鰋
- 鳫
- 鴈
- 鴳
- 鶠
- 鷃
- 鷰
- 鹽
- 麣
- 黡
- 黤
- 黫
- 黭
- 黶
- 鼴
- 鼴
- 龑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𡚇
- 𢌨
- 𤜵
- 𤟟
- 𦎣
- 𦧡
- 𩷑
- 𪒠
- 𪗙
- 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