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在第14個字的詩句
言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唯有音書慰離別,一杯相送別無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從兄赴臨川幕
- 時人自有思齊者,踐跡觀形不在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清源太保閑居偶懷
- 足系紅牋墮我前,引頸長鳴如有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亞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貽佳作三篇清絕不敢輕酬
- 唯有音書慰離別,一杯相送別無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從兄赴進入臨川幕
- 回首故山千里外,別離心緒向誰言? -- 出自唐·楊徽之·寒食寄鄭起侍郎
- 理透陰符三百字,搜通道德五千言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浣溪沙
- 為甚得通三一法,都緣悟徹五千言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望蓬萊·能下手
- 三十年間,幾番寵辱,細思往事慵言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滿庭芳·三十年間
- 皎潔澄清,鑒物無私,端的此理難言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春從天上來·大道幽玄
- 青娥阿監知非禮,心怕君王不敢言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敷宣朝旨達君恩,淮陽父老私有言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送韓援赴闕
- 清秋江國有余暄,謝朓遺風稱雅言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早秋言懷
- 到得七十即為幸,此外浮生何足言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
- 眼底唯嫌簿領繁,耳冷不聞騷雅言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酬宋湜賈黃中二學士菊花之什兼呈諸廳學士
- 其妻勸止之,舉觴向天白,婦人之言不足聽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將進酒·將進酒
- 小小亭臺曲曲欄,支頤獨倚悄無言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效閨中語(二首)
- 慣住山中知鹿性,數行樹下識禽言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山莊閑居
- 夢中只是醒時魂,到老無他學著言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早梅開后寒日暗天各穿百孔於杖頭欲放一時之
- 戲習五禽成妙術,學虧一簣阻微言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劉校理屬疾
- 離愁且飲閑人酒,密對須求長者言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召入翰林別同僚
- 誠明自有中和氣,潤色還多郁穆言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李舍人獨直
- 城旦千條紛未舉,始知黃老得名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受詔論次令文逾月綱條未舉
- 果州汲綆無遺力,荊府調胹有德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荊□范侍郎挽詞三首
- 日中則昃固其理,城復于隍吁忍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
- 景似邱園宜避俗,事非風月總忘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三次劉寺韻賦張以道新居與約齋夾湖相望
- 解與狄儀傳釀去,不妨吾祖自昌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任安道生日
- 十萬丈夫旁可置,六千君子后多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讀竹林先生墓銘
- 說與調羹吹律事,老農那信腐儒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路傍有因梅竹以編籬者
- 送公便作還家想,何日真酬去國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吳少保知鄂州
- 有逢即畫原非筆,所見皆詩本不言。 -- 出自宋·洪炎·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、表之、公實野步
- 行人鞠躬下馬拜,仙都妙理吾能言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
- 風潮初見土人云,始愧鯫生泥昔言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
- 每逢晴日競飛翻,忽為群居負責言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余所寓僧舍蜂簡忽散去僅留其半僧云分蜂時每
- 月下來過徵士門,可憐桃李盡能言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讀太平廣記三首
- 每見色溫如有屬,欲書心槐不能言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挽薛季益尚書
- 學為老圃徒幽意,富比封君亦浪言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覓樹栽
- 別來三歲喜無恙,老去百懷誰與言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得蔡深源信
- 花繁慣識蜂情性,晝靜初聞燕語言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潘茂洪春日書懷
- 百篇斗酒真細事,郡有德政朝功言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代人壽度支郎中李嘉言
- 左手旋乾右轉坤,群公相扇動流言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悼趙忠定
- 相思目斷鑒湖船,書別殷勤敢贈言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口占謝陳使君
- 文到工時疑有助,道逢極處本無言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文到
- 六十四卦只兩畫,三百五篇惟一言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寄楊誠齋
- 壁上姓名今已遠,碑陰人物了能言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追賦暮游
- 秦人得知晉以前,降唐臣宋誰為言。 -- 出自宋·蕭立之·送人之常德
- 舟師拍浪咒浪婆,我亦再拜不敢言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望太湖
- 切切自將亡國恨,凄凄欲共路人言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聽蟬曲
- 傲如中散人多疾,辯付南華盡不言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次韻酬白天覺
- 自是游人無道骨,長生何必五千言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靈溪觀
- 麟臺讎書御史孫,揮毫應敵妙語言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晁無咎大硯
“言”同音字
- 腌
- 黬
- ?
- 焱
- 嵼
- 檐
- 蜒
- 欕
- 溎
- 淊
- 醶
- 鬳
- 炏
- 齞
- 喦
- 爓
- 顩
- 剡
- 埏
- 烻
- 炎
- 眼
- 訮
- 齴
- 研
- 厭
- 厭
- 嚈
- 猒
- 顏
- 顔
- 嚴
- 乵
- 儼
- 偃
- 偐
- 傿
- 儼
- 兗
- 兗
- 剦
- 匽
- 厴
- 厳
- 厴
- 咽
- 唁
- 啱
- 喭
- 噞
- 嚥
- 嚴
- 囐
- 堰
- 塩
- 墕
- 壛
- 壧
- 夵
- 奄
- 妍
- 妟
- 姲
- 姸
- 娫
- 娮
- 嫣
- 嬊
- 嬮
- 嬿
- 孍
- 宴
- 巖
- 崦
- 嵃
- 嵒
- 嵓
- 嶖
- 巌
- 巖
- 巗
- 巘
- 巚
- 延
- 弇
- 彥
- 彥
- 懨
- 愝
- 懕
- 懨
- 戭
- 扊
- 抁
- 掩
- 揅
- 揜
- 敥
- 昖
- 晏
- 暥
- 曕
- 曣
- 曮
- 棪
- 椻
- 椼
- 楌
- 樮
- 檿
- 櫩
- 歅
- 沇
- 沿
- 淹
- 渰
- 渷
- 湮
- 滟
- 演
- 漹
- 灎
- 灔
- 灧
- 灩
- 煙
- 焉
- 焔
- 焰
- 煙
- 熖
- 燄
- 燕
- 牪
- 狿
- 珚
- 琂
- 琰
- 甗
- 鹽
- 硯
- 硏
- 硯
- 硽
- 碞
- 礹
- 筵
- 篶
- 簷
- 綖
- 縯
- 罨
- 胭
- 臙
- 艷
- 艶
- 艷
- 莚
- 菸
- 萒
- 蔅
- 虤
- 蝘
- 衍
- 裺
- 褗
- 覎
- 觃
- 觾
- 言
- 訁
- 詽
- 諺
- 讌
- 讞
- 讠
- 諺
- 讞
- 豓
- 豔
- 贋
- 贗
- 贗
- 躽
- 軅
- 遃
- 郔
- 郾
- 鄢
- 酀
- 酓
- 釅
- 醃
- 醼
- 釅
- 閆
- 閹
- 閻
- 閆
- 閹
- 閻
- 隁
- 隒
- 雁
- 顏
- 饜
- 饜
- 騐
- 験
- 騴
- 驗
- 驠
- 驗
- 魘
- 魘
- 鰋
- 鳫
- 鴈
- 鴳
- 鶠
- 鷃
- 鷰
- 鹽
- 麣
- 黡
- 黤
- 黫
- 黭
- 黶
- 鼴
- 鼴
- 龑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𡚇
- 𢌨
- 𤜵
- 𤟟
- 𦎣
- 𦧡
- 𩷑
- 𪒠
- 𪗙
- 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