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言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樽酒慰行軒,交深敢贈言。 -- 出自唐·潘緯·送友人北游
- 晝短疾于箭,早來獻天言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
- 細擘桃花逐流水,更無言語倚彤云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古道貴拙直,時事不足言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遣懷
- 和羹使用非胥靡,憶鲙言詞小季鷹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和友人喜相遇十首
- 非岳不言岳,此山通岳言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廬山
- 猛虎不怯敵,烈士無虛言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猛虎行
- 擇勝不在奢,興至發清言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和陶淵明貧士詩七首
- 初向眾中留姓氏,敢期言下致時名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上所知
- 老歸江上村,孤寂欲何言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退居
- 戍卒行已出,老婦代其言。 -- 出自唐·周祚·出遼后(三首)
- 相思長有事,及見卻無言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喜友人再面
- 經國遠圖無所問,何曾言指一何神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晉門再吟
- 文王寢膳武王隨,內豎言安色始怡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三代門武王
- 水共逍遙云共孤,混時言笑只佯愚。 -- 出自唐·李九齡·贈馬道士
- 月樹風枝不棲去,強來言語泥雕梁。 -- 出自唐·王喦·燕
- 翟公真闇事,喜慍見色言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雜詩
- 翟公真闇事,喜慍見色言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雜詩十首
- 翟公真暗事,喜慍見色言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雜詩四首
- 多少學徒求妙法,要于言下悟無生。 -- 出自·李中·訪廬山歸章禪伯
- 山陽舊社終經夢,容易言歸不可留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廬阜僧歸山陽
- 身貴心彌下,功多口不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歙州陳使君見寄
- 捧觴慶北堂,其樂不可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李秀才歸建安
- 執燭小兒渾放去,略無言語與君王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齊·小兒執燭
- 大峴才過喜可知,指空言已副心期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宋·大峴
- 窺臨鶯欲語,寂寞李無言。 -- 出自唐·張公乂·金谷園花發懷古
- (《贈徐學士》,見《雅言系述》)年年聞爾者,未有不傷情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(《山中即事》,見《雅言系述》)勝日登樓望,山川一半春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客意天南興已闌,不堪言別向仙官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送王穎悟歸左綿
- 未識龍宮莫說珠,識珠言說與君殊。 -- 出自唐·龐蘊·雜詩
- 怡然輟云璈,告我希夷言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步虛詞十首
- 異術終莫告,悲哉竟何言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目擊道已存,一笑遂忘言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,因有此贈
- 莊生問枯骨,三樂成虛言。 -- 出自唐·虎丘石壁·詩二首
- 問東君何意,來幾日,便言歸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木蘭花慢 和陳彥章暮春即事韻
- 身世難期,歡娛易失,名言千載記坡公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綠鴨頭 八月十四日,圭塘玩月
- 親朋三四老,須眉雪白,言笑春溫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滿庭芳 夏五雨窗言懷
- 書囊再睹雄文,帷幄忠言似良藥。 -- 出自元·錢應庚·春草碧·故人胸次藏三略
- 江南游學士,瞻拜敢忘言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題馬洲書院
- 怪期服色與噲等伍,或言占籍未久,不得峻陟上游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南鄉子 大定甲辰,馳驛過通州,賢守開東閣
- 一句分明,便悟徹、耆卿言曲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佩令 愛看柳詞,遂成
- 燭影搖紅,暗垂珠淚如言語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燭影搖紅·燭影搖紅
- 因斯染患請郎中,思使言,你且盡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折丹桂 贈丹陽
- 因斯染患請郎中,鬼使言,你且盡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折丹桂·氣財色酒相調引
- 次韻答之牡丹何可無言,廣平曾有梅花賦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水龍吟 王瓠山承旨以賞牡丹水龍吟見寄,且
- 我見沙鷗,蓋嘗有問,無言意對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水龍吟 次韻答馬觀復左司九日
- 其盛麗,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。 -- 出自元·歐陽玄·漁家傲 余讀歐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淦家傲
- 更問予、向上事如何,無言說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止庵張宰公
- 經秋成慘思,入夜始玄言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宿石頭庵
- 酌酒消我憂,萬事俱忘言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十月既望鳳凰山晚歸
“言”同音字
- 腌
- 黬
- ?
- 焱
- 嵼
- 檐
- 蜒
- 欕
- 溎
- 淊
- 醶
- 鬳
- 炏
- 齞
- 喦
- 爓
- 顩
- 剡
- 埏
- 烻
- 炎
- 眼
- 訮
- 齴
- 研
- 厭
- 厭
- 嚈
- 猒
- 顏
- 顔
- 嚴
- 乵
- 儼
- 偃
- 偐
- 傿
- 儼
- 兗
- 兗
- 剦
- 匽
- 厴
- 厳
- 厴
- 咽
- 唁
- 啱
- 喭
- 噞
- 嚥
- 嚴
- 囐
- 堰
- 塩
- 墕
- 壛
- 壧
- 夵
- 奄
- 妍
- 妟
- 姲
- 姸
- 娫
- 娮
- 嫣
- 嬊
- 嬮
- 嬿
- 孍
- 宴
- 巖
- 崦
- 嵃
- 嵒
- 嵓
- 嶖
- 巌
- 巖
- 巗
- 巘
- 巚
- 延
- 弇
- 彥
- 彥
- 懨
- 愝
- 懕
- 懨
- 戭
- 扊
- 抁
- 掩
- 揅
- 揜
- 敥
- 昖
- 晏
- 暥
- 曕
- 曣
- 曮
- 棪
- 椻
- 椼
- 楌
- 樮
- 檿
- 櫩
- 歅
- 沇
- 沿
- 淹
- 渰
- 渷
- 湮
- 滟
- 演
- 漹
- 灎
- 灔
- 灧
- 灩
- 煙
- 焉
- 焔
- 焰
- 煙
- 熖
- 燄
- 燕
- 牪
- 狿
- 珚
- 琂
- 琰
- 甗
- 鹽
- 硯
- 硏
- 硯
- 硽
- 碞
- 礹
- 筵
- 篶
- 簷
- 綖
- 縯
- 罨
- 胭
- 臙
- 艷
- 艶
- 艷
- 莚
- 菸
- 萒
- 蔅
- 虤
- 蝘
- 衍
- 裺
- 褗
- 覎
- 觃
- 觾
- 言
- 訁
- 詽
- 諺
- 讌
- 讞
- 讠
- 諺
- 讞
- 豓
- 豔
- 贋
- 贗
- 贗
- 躽
- 軅
- 遃
- 郔
- 郾
- 鄢
- 酀
- 酓
- 釅
- 醃
- 醼
- 釅
- 閆
- 閹
- 閻
- 閆
- 閹
- 閻
- 隁
- 隒
- 雁
- 顏
- 饜
- 饜
- 騐
- 験
- 騴
- 驗
- 驠
- 驗
- 魘
- 魘
- 鰋
- 鳫
- 鴈
- 鴳
- 鶠
- 鷃
- 鷰
- 鹽
- 麣
- 黡
- 黤
- 黫
- 黭
- 黶
- 鼴
- 鼴
- 龑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𡚇
- 𢌨
- 𤜵
- 𤟟
- 𦎣
- 𦧡
- 𩷑
- 𪒠
- 𪗙
- 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