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言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客里相逢,籬角黃昏,無言自倚修竹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暗香疏影
- 東風(fēng)動百物,草木盡欲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歌行
- 客里相逢,籬角黃昏,無言自倚修竹 -- 出自··
- 遭逢圣明主,敢進(jìn)興亡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書情題蔡舍人雄
- 焚香入蘭臺,起草多芳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趙太守悅
- 想像東山姿,緬懷右軍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
- 相國齊晏子,贈行不及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(nóng)長史
- 才高幕下去,義重林中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
- 天子分玉帛,百官接話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參寥子
- 復(fù)此休浣時,閑為疇昔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
- 感遇明主恩,頗高祖逖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南奔書懷
- 信陵奪兵符,為用侯生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薛九被讒去魯
- 爾去且勿喧,桃李竟何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薛九被讒去魯
- 吾將學(xué)仙去,冀與琴高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入彭蠡經(jīng)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游覽之
- 多君枉高駕,贈我以微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韋少府
- 向來送行處,回首阻笑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白下亭留別
- 贈君卷葹草,心斷竟何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龔處士
- 馬嘶俱醉起,分手更何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魯郡堯祠送吳五之瑯琊
- 春心自搖蕩,百舌更多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陽春曲
- 還惜詩酒別,深為江海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
- 上陳樵漁事,下敘農(nóng)圃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從弟幼成過西園見贈
- 臨當(dāng)上馬時,我獨與君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
- 躊躇紫宮戀,孤負(fù)滄洲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一(一作同王昌齡
- 臨江一見,謫仙風(fēng)采,無言心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·古來云海茫茫
- 博哉無窮利,千載食此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
- 長生定可學(xué),當(dāng)信仲弓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
- 漼然似冰釋,亦復(fù)在一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未來寧早計,既往復(fù)何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儒墨起相殺,予初本無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
- 應(yīng)盡便須盡,寧復(fù)事此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柏
- 南來實清曠,但恨無與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孫巨源
- (其兄莘老以詩寄之,皆言戰(zhàn)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孫勉
- 舉鞭紅塵中,相見不得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王鞏韻送其侄震知蔡州
- 白首沉下吏,綠衣有公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黃師是赴兩浙憲
- 開樽邀落日,未對烏鳥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定國韻贈其侄震
- 淵明初亦仕,弦歌本誠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貧士七首
- 大廈若果傾,萬牛何足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吊徐德占?并引?
- 紛紛市人爭奪中,誰信言公似贊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齋(杭僧法言,作雪山于齋中。)
- 遺宮若有神,頷首然吾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題清溪寺?在峽州,鬼谷子之故居?
- 德公方上冢,季路獨留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乘舟過賈收水閣,收不在,見其子,三首
- 新年對宣室,白首代堯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
- 堂堂元老後,亹亹仁人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魯元翰少卿知衛(wèi)州
- 造物豈不惜,要令工語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王鞏
- 大廈若畏傾,萬牛何足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吊徐德占并引
- 先生但清坐,薤水已多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遺直坊
- 不如丹青不解語,世間言語元非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章質(zhì)夫寄惠崔徽真
- 胸中無限事,恨汝不能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北山廣智大師,回自都下,過期而歸,時率開
- 何事陶彭澤,乏酒每形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歲暮作和張常侍
- 夜語翻千偈,書來又一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蔣發(fā)運
- 一旦功業(yè)成,管蔡復(fù)流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東西巖(即謝安東山也。)
“言”同音字
- 腌
- 黬
- ?
- 焱
- 嵼
- 檐
- 蜒
- 欕
- 溎
- 淊
- 醶
- 鬳
- 炏
- 齞
- 喦
- 爓
- 顩
- 剡
- 埏
- 烻
- 炎
- 眼
- 訮
- 齴
- 研
- 厭
- 厭
- 嚈
- 猒
- 顏
- 顔
- 嚴(yán)
- 乵
- 儼
- 偃
- 偐
- 傿
- 儼
- 兗
- 兗
- 剦
- 匽
- 厴
- 厳
- 厴
- 咽
- 唁
- 啱
- 喭
- 噞
- 嚥
- 嚴(yán)
- 囐
- 堰
- 塩
- 墕
- 壛
- 壧
- 夵
- 奄
- 妍
- 妟
- 姲
- 姸
- 娫
- 娮
- 嫣
- 嬊
- 嬮
- 嬿
- 孍
- 宴
- 巖
- 崦
- 嵃
- 嵒
- 嵓
- 嶖
- 巌
- 巖
- 巗
- 巘
- 巚
- 延
- 弇
- 彥
- 彥
- 懨
- 愝
- 懕
- 懨
- 戭
- 扊
- 抁
- 掩
- 揅
- 揜
- 敥
- 昖
- 晏
- 暥
- 曕
- 曣
- 曮
- 棪
- 椻
- 椼
- 楌
- 樮
- 檿
- 櫩
- 歅
- 沇
- 沿
- 淹
- 渰
- 渷
- 湮
- 滟
- 演
- 漹
- 灎
- 灔
- 灧
- 灩
- 煙
- 焉
- 焔
- 焰
- 煙
- 熖
- 燄
- 燕
- 牪
- 狿
- 珚
- 琂
- 琰
- 甗
- 鹽
- 硯
- 硏
- 硯
- 硽
- 碞
- 礹
- 筵
- 篶
- 簷
- 綖
- 縯
- 罨
- 胭
- 臙
- 艷
- 艶
- 艷
- 莚
- 菸
- 萒
- 蔅
- 虤
- 蝘
- 衍
- 裺
- 褗
- 覎
- 觃
- 觾
- 言
- 訁
- 詽
- 諺
- 讌
- 讞
- 讠
- 諺
- 讞
- 豓
- 豔
- 贋
- 贗
- 贗
- 躽
- 軅
- 遃
- 郔
- 郾
- 鄢
- 酀
- 酓
- 釅
- 醃
- 醼
- 釅
- 閆
- 閹
- 閻
- 閆
- 閹
- 閻
- 隁
- 隒
- 雁
- 顏
- 饜
- 饜
- 騐
- 験
- 騴
- 驗
- 驠
- 驗
- 魘
- 魘
- 鰋
- 鳫
- 鴈
- 鴳
- 鶠
- 鷃
- 鷰
- 鹽
- 麣
- 黡
- 黤
- 黫
- 黭
- 黶
- 鼴
- 鼴
- 龑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𡚇
- 𢌨
- 𤜵
- 𤟟
- 𦎣
- 𦧡
- 𩷑
- 𪒠
- 𪗙
- 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