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裹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撐傍羹魚宋媼家,綠荷裹飯薦匏瓜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
- 我亦畏機人,莫入驚波裹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水竹野十詠·盟鷗
- 勸君勿學伏波老,自詭裹尸須馬革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用前五字韻趣劉圣與建第
- 前日我片帆,掀舞怒濤裹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泛洞庭
- 今夕宿朱仙,相望月明裹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代簡答次中見留
- 我生游四方,大半江湖裹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嘉魚遇順風
- 休論中使押金槃,荷葉裹來深宮裹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食冰
- 先人有薄田,數口頗纏裹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生辰漫詠(弘治甲寅)
- 譬如萬里途,幸已餱糧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方童子
- 掇科敡歷久,身幸青紫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火
- 遠憶兒孫兼婢仆,欠赍裹餌與衣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歲除日陳正之劉彥質來奕
- 首取帛為袱,體用衾自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發長山豅
- 頹然一釣翁,照影愧巾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池亭秋思
- 飛云帶月來,投我襟袖裹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李才翁懶窩
- 大千無色界,向背五云裹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臺州郡治十二詩太守尤延之命賦·霞起堂
- 牛羊深澗下,鳧雁寒塘裹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村居
- 清明一古鏡,冷浸玉泉裹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別李宰
- 西風送詩句,吹入千巖裹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季清隱道人
- 嘉禾二三友,一見傾底裹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余與呂守之買舟西歸林常甫吳清淑呂伯起出餞
- 何的掉孤舟,撐入春浦裹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觀物
- 不知有力來昏黃,如人裹飯不得嘗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病馀用前韻呈魏公
- 若便眼睛定動,未免紙裹麻纏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泉·偈七首
- 乾峰錦包特石,云門鐵裹泥團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汝等諸人,因甚卻來這裹瞌睡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一不成,二不是,火云堆裹秋風起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智·偈六首
- 拄杖頭邊路絕,髑髏眼裹抽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雖是尋常茶飯,誰知米裹有蟲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放出城中老鼠,咬殺村裹大蟲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阿呵呵,伸腳元在縮腳裹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黃蘗樹頭蜜果,破席袋裹珠珍,愈藏愈顯,日久日新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就中一處尀耐,大悲院裹有齋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普化贊
- 大宋國裹鼻孔,日本國裹出氣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日本琳上人請贊
- 天臺南,石橋北,觀音寺裹有彌勒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積善普長老請贊
- 法中王,最高勝,一微塵裹光無盡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不因這三門,如何在這裹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文殊體,用普賢,活人歌裹現金仙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活人歌
- 毗盧樓閣前,少林深雪裹,誰知猶隔萬重關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春山青,春水綠,春風包裹無纖粟。 -- 出自宋·釋宗印·偈頌八首
- 偏裨背負八十創,破旗裹尸橫道旁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戰城南
- 回頭望城郭,煙藹相表裹。 -- 出自宋·田況·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·三月三日登學射山
- 今者馳使車,囊橐費賁裹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東歸至衢城十五里頭
- 須臾四山合,萬象空蒙裹。 -- 出自宋·許必勝·舟行
- 踏歌槌鼓麥秧綠,沽酒裹監松芥肥。 -- 出自宋·楊本然·春日田園雜興
- 四方八面透玲瓏,石堂裹面快活睡。 -- 出自宋·元在庵主·石堂歌
- 平日故人談語句,朞胩裹眼識風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兼善韻
- 坐令空石嘯,聲徹霄漢裹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和蛩栗齋豐翠蛟亭
- 如何是孤嶼,獨立澄明裹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孤嶼亭
- 何當緩緩歸,蕩漾綠波裹。 -- 出自宋·周端朝·擬古
- 英雄報國如等閑,馬革裹尸銅柱間。 -- 出自元·吳訥·李將軍歌
- 傳君作菜法,華瓷旋封裹。 -- 出自明·孫作·謝馬善卿送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