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衡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朝來衡門無事,晚下高齋有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雜曲歌辭·三臺(tái)二首
- 風(fēng)雪衡山涕滿膺,懶殘不管自家身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慧和尚三絕
- 自詭衡山道士孫,至今句法有軒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湘潭道中贈(zèng)送丁碧眼相士
- 收拾衡云作羽衣,便如屈子遠(yuǎn)游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湘潭道中贈(zèng)送丁碧眼相士
- 反鏁衡門守環(huán)堵,稚子無憂走風(fēng)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十二拍
- 方共衡云把酒杯,春風(fēng)吹向郁孤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詩
- 獨(dú)立衡門春雨細(xì),白雞飛上樹梢啼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西溪
- 未委衡山色,何如對(duì)塔峰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慈恩寺上座院
- 南游衡岳上,東往天臺(tái)里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鄭山人游江湖
- 玲玲衡笄,翚衣榆翟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補(bǔ)周禮九夏系文·九夏歌九篇
- 安知衡門下,身與天地準(zhǔn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孫子實(shí)題少章寄寂齋
- 夜移衡漢落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玩月城西門廨中詩
- 含嘶衡桂浦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紹古辭
- 瀟灑衡茅下,歲寒同此君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次古詩韻 其二
- 卻望衡陽千里遠(yuǎn),懸知無雁托音郵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張師常之官南雄
- 一徑衡門數(shù)畝池,平湖分張草含滋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園池
- 岑寂衡門題鳳處,嶺云庭樹似無依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和安秀才次晉昌居士留題壁石
- 風(fēng)將衡桂接,地與吳楚鄰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贈(zèng)懷一上人
- 永懷衡門士,辛苦守六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眼里衡湘一個(gè)無,文情吞漢武吞胡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哭梅克生
- 東游衡廬顛,北逮灊皖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近學(xué)衡陽鴈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侃法師三絕詩 二
- 低頭衡□下,各自東西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將就衡陽棲。 -- 出自魏晉·應(yīng)玚·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(tái)集詩
- 北去衡陽二千里,無因雁足系書還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登逍遙樓
- 賴欣衡陽美,持以蠲憂患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湘源至潭州衡山縣
- 翛然衡茅下,便有江海意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郊居歲暮因書所懷
- 圓月衡漢凈,好風(fēng)松滌深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張舍人閣老閣中直夜,思聞雅琴,因以書
- 始覺衡門下,翛然太古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贈(zèng)鄰居齊六司倉
- 客到衡門下,林香蕙草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秋夕與梁锽文宴
- 舊住衡山曾夜歸,見君江客憶荊扉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江上逢柳中庸
- 舊住衡州寺,隨緣偶北來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贈(zèng)衡岳隱禪師
- 但愧衡門深隱,偶爾玉川添累,還解振家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玉琯屆良月
- 擢銓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江神子/江城子
- 好逐衡陽征雁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減字木蘭花 原無調(diào)名,茲據(jù)律補(bǔ) 浩然齋雅談
- 靜閉衡門臥,無心學(xué)後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景彝元夕雨晴
- 莫驚衡山雁,莫問洞庭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裴如晦秋懷
- 不學(xué)衡山南嶺桂,至今千年猶未知。 -- 出自南北·吳均·行路難
- 倚仗衡門聊服此,良人身不屬臨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仲光寄纻袍
- 深閉衡門且無出,濕云如墨怒江號(hào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絕句九首
- 誰能衡茅下,寂寞守?zé)o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上元家飲值文安君誕辰
- 獨(dú)掩衡門花盛時(shí),一封書信緩歸期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下第懷友人
- 歸客衡門外,仍憐返景幽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題沈東美員外山池
- 惟吾衡父兄,金純玉光輝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居中衡父
- 前無衡軛施,憑誰挽能上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中秋望月
- 相期衡山南,追步凌忽區(qū)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粹翁用奇父韻賦九日與義同賦兼呈奇父
- 恍然衡山前,相遇各白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別大光
- 耽耽衡山麓,翠氣橫古今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道林岳麓
- 折桂衡山北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別詩
- 誰道衡陽無雁過,數(shù)聲殘日下舂陵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舂陵聞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