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9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夾道野花圍叔障,兩行官妓簇橋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孔純老歸自屬邑三首
- 梅花破朝寒,似欲壯行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彥立兄游太學以恩袍草色動為韻
- 杯渡已知無用楫,馬行今信不更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示隱靜恭老
- 紅金延坐夜,綠蟻送行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韓退之雪韻
- 對酒應從暮吹號,酒行還喜薦溪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孔純老江上游風題酒肆
- 僧果知我意,飯仆濟行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三祖山
- 半面向懷精舍舊,一行今整漢陽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呂公季
- 空腹但看長柄械,緩行何用短轅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韻寄董令升舍人
- 交隨分彼此,邂逅及行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
- 抱病不容攀轡勒,送行那復遣兒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淮西轉運判官李彥恢還朝
- 春意似同人意好,此行那患食無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隱靜道中
- 澹香花濕雨,薄影絮行風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春暮送碧云闍棃歸靈巖
- 天寒日暮,有人愁絕行繞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念奴嬌·蕊珠宮女弄幽妍
- 后日暮云回首、奈乘行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南柯子/南歌子
- 風蕭瑟,邯鄲古道傷行客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憶秦娥 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
- 泛宅浮家游戲去,流行坎止忘懷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臨江仙·露坐榕陰須痛飲
- 我輩避讒過避賊,此行能飽即須歸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奉送李季言四首
- 相望千里路,賴有數行書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呂居仁見寄韻
- 何時聞枉駕,竹里喚行廚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呂居仁見寄韻
- 茲焉入三吳,索詩餞行李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九月一日與王季夷酌別為賦十六韻
- 從教官府冷,甘作地行仙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臨江仙·憶著舊山歸去樂
- 清□難駐,一杯聊送行色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念奴嬌·棠陰綠遍
- 脆柳無情,不堪重系行舟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聲聲慢·瓊壺歌月
- 水遠山長何處去,欲行人似孤云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臨江仙·水遠山長何處去
- 修身外事,寂寂水邊行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臨江仙 田間閑步偶成
- 原上見遠山,被褐起行歌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述懷
- 清池散圓文,空林絕行屨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雨中寄孟集
- 悶勾肆兒逐日添,愁行貨頓塌在眉尖。 -- 出自元·喬吉·水仙子·攪柔腸離恨病相兼
- 斷虹落屏山,斜雁著行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鳴箏曲
- 斷虹落屏山,斜雁著行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鳴箏曲
- 次曰澹臺氏,言不枝,行不徑,未嘗匐走諸侯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金處士歌
- 帳前養子健如虎,虎行天下莫敢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黃金壕
- 問渠鵝鸛,何苦上顏行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滿庭芳 寄趙宣慰平遠
- 常記得離筵飲泣餞行時,折盡青青楊柳枝。 -- 出自元·元無名氏·水仙子·青山隱隱水茫茫
- 只恐驚鴻花外起,趁行云、直過滄江去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金縷詞 送王季境還廣陵
- 戎馬暗中原,嗟此遠行子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贈邊子
- 安得昔時白馬將,橫行早破黑山戎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秋懷(二首)
- 蒼山低戍壘,野日暗行塵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殷秀才之武功
- 深窺砥柱黑,高并太行青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王屋山天壇
- 君臥可能忘魏闕,予行終擬問菟裘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徐大宗伯同唐張婁三子見餞至新洋江始別
- 青山無大小,總隔郎行路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古意
- 亂石斜通青草路,太行橫斷夕陽天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早發坡泉薄暮至太行山下
- 登高同節序,垂老各行藏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九日寄懷田夢鶴兵憲
- 孫陽何處是,淚盡大行程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賦得風入四蹄輕四首
- 夷女愁妖身畫丹,夫行親授不縫衫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龕山凱歌六首(為吳縣史鼎庵)
- 飛高飛下蝴蝶,行去行來鷺鷥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即景(四首)
- 一十二時不離別,郎行郎坐只隨肩。 -- 出自清·清無名氏·民歌
- 家在水中霜降早,船行林半鷺飛低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九日寄徐式家
- 太原有佳人,神艷照行云。 -- 出自唐·孟簡·詠歐陽行周事
- --劉禹錫坐弄琉璃水,行登綠縟堆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宴興化池亭送白二十二東歸聯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