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6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入山恨不早,行路良獨難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六日坐法華寺東廊攬秀亭
- 戌瓜達首夏,行李傍中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江陵張撫干送行二首
- 鮒魚踟躇遵行潦,龍馬騰凌出大荒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六月寄鎮江馬侍郎大同
- 雨洗晴烘兩行梅,朱朱白白盡情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梅開次韻答葉教授二首
- 齊楚君臣正行樂,辟宮除道送金籠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善謔驛淳于髠墓上有木斜出口占
- 傍人只道船行快,不道船中客更驚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順風過湖二首
- 翳翳日景入,行行故人遠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小隱莊別同教授
- 一種繁香伴行客,只應多謝剌玫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郢州道中見剌玫瑰花
- 入田催種稻,行圃看澆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憶田間事
- 荒城夜雪欺行李,畫角晨霜送落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元夕劉知錄招飲
- 東風日日送行客,我來踏遍江之干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承甫兄往長陽山從學詩
- 舞狂寧俟拍,行亂不遵歧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作
- 曾向廬山問行李,石門西路接僧垣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題張圣言畫四時景物
- 江南舊日經行地,盡在于今醉夢中。 -- 出自宋·關澥·絕句
- 煙鸞吟碧空,行云不停刻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無題
- 高禪聞妙道,行作人天師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必明庵
- 手拗楊柳贈行人,情條恨葉江南春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折楊柳
- 坐無僧共話,行有鶴隨琴。 -- 出自宋·王琮·三巖
- 青苔一徑空行跡,門掩殘陽翠碧飛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
- 人生勝日須行樂,豫去昏鴉作陣斜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九日三首
- 欲寄平安數行字,秋鴻飛不到炎州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又次韻五首
- 危橋颭長硔,行客情屢愴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渡溪水
- 敢辭山路困行役,小舸艤岸聊淹留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均州超然亭
- 春曉山路永,行行歌采薇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采薇洞
- 琵琶何能慰行路,檻檻氈車隨去鴻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過屈平昭君故宅
- 居人蔽蓬茅,行子悲道路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久雨
- 八月甲子,至行在所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紹興圣孝感通詩
- 男兒杖策去,行路亦光輝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李子勉
- 君王千載恨,行客亦凄涼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六合英氏廟
- 如今細想經行地,三復遺詩血淚垂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憶京山大陽寺
- 海上詩家無行輩,分明春雨一池蛙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蔡提干二首
- 讀書不識字,行腳不會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自贊
- 得失從人論,行藏獨自明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鄭少卿景望知建寧
- 今從枕席人行過,最好翻盆雨后看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觀南塘四首呈沈守
- 定作鹽梅夢,行歌杕杜還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上閩帥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韻
- 消長看沙尾,行藏問釣蓑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題觀潮閣
- 求之市隱戎行間,紛不當意鬢已班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贈東陽呂望孫周登二武士
- 伊予坐懶慢,行矣歸林丘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送陳彌高
- 更長不怕杯行遲,愿見春風楊柳枝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元用見過誦詩劇談因成古風以成戲惱兼簡若晦
- 瘦馬從搖兀,行裝更寂寥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十二月朔巢縣道中
- 鳥飛不過人行處,山好直連天盡頭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山行
- 指日芙蓉盛行發,何須出郭看蘇堤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呂浩然四首
- 北堂萱獨雁行疎,旅夢通宵只敝廬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得家書
- 嗟予亦蒙愧,行矣關郡正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衰疾幾半月梅已空杏花亦爛漫矣忽往一觀成古
- 喧喧人詰倣行裝,廣殿燈寒暗古廊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曉出海會過新溪渡
- 從來廬阜太行眼,對此須教一樣青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蒼云亭
- 黑頭據要方行志,綠野當年浪得名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游石湖
- 歸家說盡單行處,可奈溫香翡翠奩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戲倣韓致光體
- 愛水移居宅,行藏豈但迂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楊仲子攜詩見過次韻酬贈并呈誠齋二首
- 路接官河柳行斜,蹇驢沖暑憩田家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楓橋道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