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在第7個字的詩句
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乃知能掉三寸舌,極惡窮兇猶可恃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編局
- 林間喜徜徉,縱舌評今古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留客
- 七年坐閉廢,口舌宜鉗結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雷公達觀赴召
- 九重偶眩誣賢舌,四海皆知疾惡腸。 -- 出自宋·胡大用·題榕陰圖
- 張儀失策猶存舌,穆傅知機可掉頭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送姜仕可去館
- 下臣非知古,有舌詎得論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
- 出言到口角,縮舌悔恨并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感嘆二首
- 一將更大事,嚼舌死罵敵。 -- 出自宋·劉壎·補史十忠詩·淮東制置使知楊州李公庭芝
- 春教綠綺調喉舌,天賜黃金作羽儀。 -- 出自宋·盧某·和強參軍晚鶯
- 書生觸處便饒舌,以一貫萬如斲輪。 -- 出自宋·羅大經·酒有和勁
- 講論只憑三寸舌,秤評天下淺和深。 -- 出自宋·羅燁·小說引子
- 爐薰清鼻茗澆舌,月浸松窗對結趺。 -- 出自宋·錢文·題梵竹卿蓬居
- 醉臥黃鸝新弄舌,一聲喚起小窗眠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甲子春過浙和周去華韻五絕
- 分明開口不在舌頭邊,累及后代結佛祖深冤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云居善開長老請贊
- 贊之罵之,口啞舌禿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東山源和尚贊
- 無禪可談,三寸舌頭胡亂掃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小師清泰請贊
- 傍觀不解深藏舌,也作黏牙綴齒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頌古三十一首
- 塞斷衲僧三寸舌,橫身缽里展神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羅漢菜
- 天龍更為重饒舌,熨斗煎茶銚不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月泉趙寺丞壽像贊
- 兩口明明一無舌,同死同生為吾決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大士講經
- 啞卻我口禿我舌,明眼衲僧難辨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啞卻我口禿卻舌,明明萬里一修鐵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老僧不是多饒舌,要與諸人絕謂情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三十六首
- 鶯遷喬木調新舌,梅吐清香發舊枝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八首
- 法華不敢輕饒舌,只恐山禽語帶徼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老僧豈是多饒舌,要與諸人氣味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偈頌六十首
- 吾將倒轉風雷舌,未必繽紛動地來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寶華法堂
- 廓然無圣誰饒舌,萬古騰輝世莫傳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說法如虛空,非舌談真理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贊三十六祖頌
- 喃喃解說非聲舌,生得兒來叫阿姨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回機
- 喃喃解語非關舌,入水何曾動碧波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鐵竹歌
- 拈得鼻孔,失卻舌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雙瞳冷用眉,片舌閑搖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韶陽佛法嫌饒舌,魯祖家風解惜眉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·大光明藏
- 東坡居士太饒舌,聲色關中欲透身。 -- 出自宋·釋證悟·偈二首
- 妙處款形三寸舌,神眸一爍更無余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電巖相者
- 文殊露出廣長舌,普賢大士得一橛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油油,開口不在舌頭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競情思昔非,視舌知柔韌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王公居客右,羊舌偕趙孟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次韻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
- 記語簡以遒,饒舌泄幽秘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題王伯畏清心堂
- 失卻大官味,卷舌舐泥汁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送王觀
- 守口未能終死舌,如何忘卻刺錐時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賀若弼
- 萬死不回三寸舌,千金空募一封書。 -- 出自宋·余鳳·胡澹庵招宴
- 羽毛元自好,喉舌向來清。 -- 出自宋·張順之·句
- 此去好憑三寸舌,再來不值一文錢。 -- 出自宋·張子惠·送疊山先生北行
- 我如罵其說,木舌暢所指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滌愫
- 如是歲月深,吻舌如滕緘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臘月十八日呈子京
- 一春強半去,百舌故相聞。 -- 出自明·豐越人·復雨
- 緩引易調多種舌,瑣言難竟一生心。 -- 出自明·孤松秀上·竹間聽反舌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