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在第7個字的詩句
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貓頭肥可臿,雀舌嫩堪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遣懷
- 惟時諫官亦結舌,不曰可諫曰罪當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歐陽永叔
- 圣代諫臣停諫舌,求歸故里傲云霞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茅山贈洪(一作贈高洪)拾遺
- 買肉血耳舌耳舌,買魚跳鱍鱍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張儀會展平生舌,韓信那慚跨下羞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獻王中丞時有除拜
- 位不當材僅喉舌,壽難酬德遽膏肓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禮部尚書洪公挽歌詞
- 處處如雷針在舌,咂膚成群難撲滅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宿游伯均裕齋夜無蚊蚋熟寐達旦
- 尚口乃窮憐反舌,以年當廢惜殘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致中因溫前約
- 尺可鞭夷狄,寸舌可盂社稷,無路踏云車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水調歌頭·男兒四方志
- 窮探最絕頂,龍舌呀巖扃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弁峰七十二
- 佯羞半吐丁香舌,一段濃芳是口脂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戲贈蔡小香
- 新事向人堪結舌,舊詩開卷但傷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酬廬山張處士
- 蒼蠅點垂棘,巧舌成錦綺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感古四首
- 不比喧啾爭巧舌,微禽何苦蓄疑情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禽鳳二絕
- 日分牒訴費齒舌,口吻鎮燥喉無漿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謝通判國博惠建茶
- 豈顧有人張巧舌,第憂無術拯頹波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邑齋偶書
- 多語羞隨禽反舌,逢辰強學鳳來儀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再和都官見答
- 聞公卓絕風,吐舌仍儻怳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過乖崖堂
- 諸儒峨冠每捫舌,四肢非骨寧自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答陣夢錫十首
- 拜賜未辭乾講舌,呼兒留得薦蒸嘗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張守送羊羔酒將以三絕次韻答之
- 焦頭寧自救,捫舌未渠喑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顧簽判
- 亦笑齊東翁,口舌邀客敬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敬字韻
- 莫將一片廣長舌,博取封侯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上西平/金人捧露盤
- 剝啄繞樹腹,卷舌利鉤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啄木鳥
- 好音宜自默,反舌可無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鶯詩
- 何如緘口藏長舌,道路如今已厭聞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話石
- 若令新歲能翻舌,先寄城東老員詩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時雨試步寄員子春
- 諸公爭談詩,健舌秋河傾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贈瑄上人
- 榜亭居上太饒舌,不放老禪藏老山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石門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陳丞有詩次韻三
- 江湖我今方卷舌,君等上天環北極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聚星行
- 鶯兒燕子能饒舌,要問先生學醉吟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五音鶯自調歌舌,百藥蜂能釀蜜脾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苦胃不出二首
- 柳邊初見鶯調舌,樹底俄驚鹿養茸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和陳晞顏春盡思歸二首
- 翠衿紅觜嬌唇舌,羽族於中最性靈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鞏丈鸚鵡三首
- 鸚因求友偏饒舌,柳為含綿嫩折要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晚春
- 豐干未免成饒舌,月在碧潭空指心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和尚善西禪寺沖虛宮詩
- 張儀尚有口中舌,貢禹未彈頭上冠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移竹詩伯封垂和且聞兄弟皆欲作因用元韻奉寄
- 溪聲真是廣長舌,歷劫談空聲不絕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金峨漱石亭
- 解紛使掉三寸舌,隨陸蘇張何足比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原慶新遷居南堂以古風求寫恕齋二大字并石
- 從此含藏三寸舌,算來插得幾張匙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仲觀有詩來謝次韻
- 老吏相看驚吐舌,如箭中的無少差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送孫憲就任除秘監赴召
- 開口論世事,有舌不可捫。 -- 出自宋·許及之·跋宋朝老再和陶淵明歸去來辭
- 儒功固如許,儀舌漫縱橫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益陽趙宰六首
- 山頭翠樹調鶯舌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菩薩蠻·山頭翠樹調鶯舌
- 夜來花底鶯饒舌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菩薩蠻·夜來花底鶯饒舌
- 窮為多言慕柔舌,病因止酒制剛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徐丞用韻見示
- 岐江嚴湍浪饒舌,愛公愿公吾道扶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曾季明經過相見聞壽岡先生掛冠之報且承動靜
- 瀉落天河澆汝舌,移來不周盪汝胸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題孫季蕃詩
- 紅杏園林催百舌,綠楊洲渚薦重唇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寄潘粹
- 剛被旁人去饒舌,刺桐花下客求詩。 -- 出自宋·危稹·贈書肆陳解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