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在第7個字的詩句
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吾心為之然,收舌如斷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奉和子華持國玉汝來飲西軒
- 我雖備僚屬,筆舌敢妄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胡武平
- 鳳毛仍襲慶,雞舌更含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孫屯田召為御史
- 從來儒帥空賣舌,未到已愁茆葉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一日垂拱殿起居聞南捷
- 暫將分別向喉舌,何異聲色亂眼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達觀禪師山中見寄
- 條牙摧不展,鳥舌噤應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許待制春雪
- 鸜鴿代鸚鵡,剝舌說語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諭烏
- 佞灌回北斗,讒舌簸南箕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上林聞鶯囀,巧舌如笙簧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聞鴞
- 犬聲銷巷陌,鶯舌動笙簧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投迤殿院
- 不憤黃鸝夸巧舌,多慚戴勝勸歸耕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春郊獨步
- 東風抬舉如篁舌,何事經(jīng)秋猶未絕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秋鶯歌
- 梁間新燕未調舌,天末歸鴻已著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暮春吟
- 鸎方引雛教嫩舌,杳正垂實裝輕黃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竹庭睡起
- 隴上壯士莫捫舌,河西狂王防系頸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杜侍御純陜西轉運
- 蟋蟀秋乃鳴,反舌不鳴夏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戴成叔
- 奈非素富貴,□舌崇貧□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笑笑一篇代簡答王之朝
- 不乾捫有談詩舌,掛壁年來氣亦降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胡丈步曾遠函論詩卻寄
- 一家千里外,百舌五更頭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洛陽早春
- 鬼神慚賈誼,唇舌避君卿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感事寄子明中丞
- 無營謝巧械,咋舌笑愚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懷十首
- 文章慚骯臟,談舌罷嶲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魯直夏日齋中
- 楚風習喧卑,吳舌動嘲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虹縣驛
- 才歸龍尾含雞舌,更立螭頭運兔毫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李定言自殿院銜命歸闕,拜員外郎遷右史因寄
- 我時憤且驚,噪舌生條枝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肝腸困尋搜,吻舌倦摶造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束徽之索詩
- 間發(fā)辨經(jīng)義,鐵舌莫摩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束孝先
- 一日接大敵,說舌忽忘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贈王平甫
- 桃李精神鸚鵡舌,可堪虛度良宵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河滿子·正是破瓜年紀
- 先生吟文煩頰舌,未免諸生笑於列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湖宋余行老
- 思量陳壽已饒舌,又費先生一管城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沈仲居進三國志
- 金衣何睍睆,簧舌苦綿蠻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鶯
- 吾方洗吾耳,爾舌寧可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吾詩亦贅矣,舐舌不可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泊釣臺
- 膽驚強韻婁吐舌,春溢長箋手幾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次韻因索紙筆
- 懸燈疾讀但吐舌,不覺唇腭相掀呀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次劉經(jīng)歷韻
- 本日大難,口燥舌乾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苗若蘭與胡斐對答
- 萬死不輸三寸舌,一生誰是百年身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章恭毅公挽詩
- 可笑鄭公如百舌,春前夏后兩般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魏徵
- 說法不勞三寸舌,參禪惜取兩莖眉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無端大嶺重饒舌,數(shù)丈龜毛舉世無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三十三首
- 瞿曇鼓動三寸舌,四十九年無法說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指頭輕妙處,鶯舌五音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問數(shù)比丘皆卷舌,舌雖不卷亦無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雨霽宿薦福寺遣問寺僧
- 念彼形似徒,澀舌吞枯菌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
- 秀師罪我當犁舌,賀母嗔兒欲吐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壬戌首春十九日鎖宿玉堂四絕
- 但見美如西子舌,斷無齼上玉環(huán)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食早荔七首
- 重瞳悉該貫,吶舌愧精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進讀唐鑒徹章謝恩唐律一首二十韻
- 喉鼻喘不接,齒舌津屢涸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大熱過散關因寄里中友人
- 樓外秋鶯強饒舌,笑人遲卻黑頭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子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