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在第7個字的詩句
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只應自索漠,留舌示山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范金卿其一
- 春心自搖蕩,百舌更多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陽春曲
- 電眸虎齒霹靂舌,為余吹散千峰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月七日泊金陵,阻風,得鐘山泉公書,寄詩
- 我身牛穿鼻,卷舌聊自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岐亭五首
- 電眸虎齒霹靂舌,為子吹散千峰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風得鐘山泉公書寄詩為謝
- 跳踉趁僮仆,吐舌喘汗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予來儋耳得吠狗曰烏觜甚猛而馴隨予遷合浦過
- 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豈非清凈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東林總長老
- 哀哉不能言,匪舌是出,維躬是瘁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雨無正
- 詔書引上殿,奮舌動天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
- 樵蘇封葬地,喉舌罷朝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李尚書(之芳)
- 豈無子房口,口舌無所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四皓廟
- 十聽春啼變鶯舌,三嫌老丑換蛾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追歡偶作
- 只愁花里鶯饒舌,飛入宮城報主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令公南莊花柳正盛欲偷一賞先寄二篇
- 舞腰那及柳,歌舌不如鶯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洛橋寒食日作十韻
- 不緣啼鳥春饒舌,青瑣仙郎可得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嚴給事
- 拙宦雖無齊虜舌,早歸亦免楚人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述
- 鮮肥莫事膚寸舌,蕭散何辜七尺軀?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中遣懷
- ◇蠻巧囀花間舌,嗚咽交流冰下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李留後家聞箏坐上作
- 生獰多忿很,辭舌紛嘲啁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赴江陵途中,寄贈王二十補闕、李十一拾遺、
- 誰遣詩人強饒舌,和山失卻忽蒼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解舟銅陵,望淮山白云二首
- 燕巢才點綴,鶯舌最惺憁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六十韻
- 有鳥有鳥皆百舌,舌端百囀聲咄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有鳥二十章
- 言語巧偷鸚鵡舌,文章分得鳳凰毛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寄贈薛濤
- 蘇秦捫頰猶存舌,趙壹傾囊已沒錢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漫興(十首)
- 盡嘗世味猶存舌,荼薺隨緣敢愛憎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漫興(十首)
- 窗外數聲新百舌,喚回楊柳正眠中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寄別 / 寄恨
- 幾聲嬌巧黃鶯舌,數朵柔纖小杏花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春詞二首 其一)
- 貓頭髡筍尖,雀舌剝茶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大雨宿仰山,翌旦驟霽,混融云"無乃開仰山
- 天欃徒昭昭,箕舌虛龂龂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寒溪
- 郊原風日好,百舌弄何頻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李將軍南鄭林園觀妓
- 無書求出獄,有舌到臨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哀哉常山慘鉤舌,心歸朝廷氣不懾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平安
- 哥舒降且拜,公舌膏戈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顏杲卿
- 人情愛委曲,喉舌嫌棘棘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蕭巽齋
- 楊柳未黃鶯結舌,委素飄香照新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,今敝廬數堵猶存
- 有心同木偶,無舌并金鐃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新秋言懷寄魯望三十韻
- 彼毛不自珍,彼舌不自言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哀隴民
- 中有鬼與神,赤舌弄陰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奉送公定
- 古來得道人,掛舌屋壁間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別李端叔
- 病肺苦焦渴,吐舌生喉瘡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病暑
- 人忘樞機誡,鼓舌為禍萌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烹雞嘆
- 六府燥不濡,喉舌煙塵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鄰幾六月十一日省書事
- 有時馳騁三寸舌,或在街頭佯做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衣冠獨異狀,談舌空輪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寄與要津人,有舌未宜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婦女衣襟便佞舌,始得金籠日提挈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五歌·水鳥
- 維鼻主於嗅,維舌主於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以鼻識酸咸,以舌聞嗅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殘星明寶監,百舌響宮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十
- 已聞高樹頭,百舌間關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百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