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在第7個字的詩句
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信道此行騎鳳背,未知何日寄魚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詹少游之平江
- 風高一葉飛魚背,潮凈三山出海心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送金可紀歸新羅
- 河沖綠野去,鳥背白云來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夏日龍翔寺寄張侍御
- 空江獨樹楚山背,暮雨一舟吳苑來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江行書事
- 云勢崩騰時向背,水聲嗚咽若東西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過分水嶺
- 南辭采石遠,北背乞銀深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銀州北書事
- 征行渾與求名背,九月中旬往夏州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夏州道中
- 佳人無一言,獨背殘燈泣。 -- 出自唐·左偃·送君去
- 路沿蔥嶺去,河背玉關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士元·登單于臺
- (射,吟窗雜錄)背日流泉生凍早,逆風歸鳥入巢遲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萬恨都移疽發背,九幽更恐債纏身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哭次申
- 顧養有恩終不背,交游何事獨相欺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過黃耳墓有感(陸士衡在洛被禍時,寄書犬也
- 月依寒木盡,蛩背冷燈鳴。 -- 出自宋·釋宇昭·宿丁學士宅朱嚴希畫不至
- 回車長者轍,曝背野人暄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冬霽
- 蘭菊分洲爭向背,鳧鹥隨棹罷驚猜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次道學士獻贈留臺吳侍郎洛水泛舟之作
- 路隨關地迥,江背瘴天輕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三公亭落成
- 背襄阻郢開肩背,大野青天豁面顏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過王師嶺堠見荊門郢州山
- 賈誼莫思行說背,陳湯空想郅支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劉子野送別韻
- 湘妃危立凍蛟背,海月冷掛珊瑚枝。 -- 出自宋·蕭德藻·古梅
- 自非戎翟秦,孰背此道馳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
- 歸舟自此長相背,薦墨于今尚未乾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曾繼先赴山陰路鈐
- 鴨群迎棹去,牛背曬衣歸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舟中即事
- 我家一佛堂,盎背知廟堧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酬答李學長
- 禾頭欲生耳,樹背各流瀋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大風懷林柏農
- 謂公目光謝牛背,分視赤子未脫繃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送楊帥赴詔
- 斯道臨斧斤,汗背血兩手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許秀才韻二首
- 人尋香草去,雁背遠峰歸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送徐道暉游湘水
- 孤芳若與東君背,數樹能令南紀明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梅花
- 撥灰君句就,曝背我寒侵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朝宗饋食且復招飲
- 還同殘夢樂,炙背負朝陽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郊園辟暑
- 客心寒食后,牛背夕陽中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桐角
- 神山只有靈鰲背,徐福樓船不見回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秦望山
- 流血應為碧,涅背謾成文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岳鄂王墓
- 徑須跨海踏鯨背,且莫瑣屑箋魚蟲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送沈孝廉讀書天屏山
- 禽聲留落日,驢背穩衰年。 -- 出自·陳昂·游山歸途口占
- 虛中自無我,艮背不見身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晚鐘
- 坡陀出巨石,鰲背啟窗戶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寄題君山亭送呂天衢秀才
- 興來赤腳踏鰲背,揮弄白日摩青天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煙江疊障圖
- 麻姑長爪快搔背,巢父投竿應掉頭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送蔡骃守天臺
- 弄筆數行書紙背,莫教人喚庾安西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題定武本蘭亭
- 田家無力事,牛背落鴉眠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山中
- 不辭西日射牛背,尚勝北風吹馬頭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答陳叔高
- 荒寒暝色歸,牛背下鴝鵒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送翁靈舒赴越帥分韻得欲字
- 茅檐得霜晴,炙背閱書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世情落落全相背,詩律平平略放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夏明日行園無客五首
- 篙師繚繞孤山背,倘佯里湖保無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呂留卿主人孟君復方萬里
- 鞭走不暫停,脊背作瘡{瘡倉換胡}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驛馬嘆
- 力行古道于時背,心感皇天所相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舟出車新橋
- 路隨流水轉,山背古城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出馬家塢
- 蓑衣正可眠牛背,內食終非相虎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韻送唐師善歸九仙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