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否極而亨,剝余而復(fù),長至迎初度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眾道友饋藥,拜而受之,不敢嘗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予在終南,居於環(huán)堵,*腿赤腳,并
- 原賜不肖之軀而別離兮,放游志乎云中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無說而說,無作而作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小師淳元請贊
- 遇坎則止,乘流而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只責(zé)諸人如醉而醒,如夢而覺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舜后于堯,七歲而禪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紹興淳熙兩朝內(nèi)禪頌
- 永言西大,不渤而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漓之水
- 永言西隘,不颶而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漓之水
- 維索之鄉(xiāng),合聚而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誠一為專,禮三而稱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煌煌茂英,不根而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王母來燕,必壽而名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
- 德阜而豈,福大而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
- 偉炎厥初,緣感而系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
- 精意潛通,雖遠(yuǎn)而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
- 清明之象,應(yīng)物而然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晟府?dāng)M撰釋奠十四首
- 象德維河,至靜而方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二年發(fā)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
- 英英禮文,既備而全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蠟祭十三首
- 林林生民,含哺而嬉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蠟祭十三首
- 蠲條棧斝,巾帨而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享先農(nóng)十一首
- 猗我僖祖,德潛而棄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袷饗太廟
- 燕貽憑厚,德遠(yuǎn)而隆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袷饗太廟
- 天何言哉,至清而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攝事七首
- 山川出云,裔裔而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雨師雷神七首
- 間神安歸,冥然而天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雨師雷神七首
- 有伯可仰,無德而名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祐祭文宣王廟六首
- 天之所容,既壽而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哲宗上太皇太后冊寶五首
- 飄飄而來,淅瀝而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祭風(fēng)師五首
- 生民之朔,衣皮而群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先蠶六首
- 如彼杲日,凌天而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皇太后冊寶三首
- 方壇屹立,陛級而登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親耕籍田七首
- 教民稼檣,不令而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親耕籍田七首
- 罹茲禍變,孰奮而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兵部尚書孫公
- 我將我享,盡明而誠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昭德皇后廟樂章·雍和
- 雄名不朽,奕葉而光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梁太廟樂舞辭·象功舞
- 予思泰伯之德而作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之荊操
- 舊日風(fēng)煙草樹,而今總斷人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風(fēng)入松·橐泉夢斷夜初長
- 鄰壁嘲啾誦學(xué)而,老人睡少聽移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田舍即事十首
- 當(dāng)日最宜為誥,而今老不中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黃彥華帥機六言十首
- 詩作平生崇,因而廢不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蔡烓主簿詩卷
- 豈是為饑崇,因而觸禍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冬蚊
- 飄然乘剛風(fēng),騰而上寥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古意二十韻
- 少也矜華整,俄而掃艷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方氏侄女哀詩
- 共事二三年,始而未為久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孔雀東南飛
- 不冰而寒,不火而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米積外科僧照源堂
- 天人之行,盡此而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續(xù)姚梁公坐右銘
- 我見世間人,生而還復(fù)死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瞠瞠而視,逶逶而窶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(jì)頌
- 史題筆來,叱廷而入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(jì)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