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第6個字的詩句
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詎知山石間,而有金光藏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靈山觀金燈
- 公昔洲多竹,而孫梅作堂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寄題友梅堂友梅乃竹洲先生孫也
- 武夷之山奇而青,九曲之水秀且清。 -- 出自宋·吳申甫·壽主簿
- 彼獨何人哉,而我嘆枯槁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白發嘆
- 曾此小遲速,而足置喜慍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攜筇出尤嶺嶺頭坐俟輿夫不至
- 誰能舍我龜,而觀爾朵頤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辛未中元記夢夢與一僧談世事良久問答中有凡
- 世四十有六而下衰兮天命之將隳,寔遭家之不嗣兮顧麗色之惟微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微子
- 夫物有奇觀,而於天地間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永樂道中
- 沙陽之政寬而明,吏不忍欺民不玩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贈林粹
- 是謂象之祖,而為數之宗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次韻張太博方得余所遺二程先生集辨二程戲邵
- 羨君詩句正而葩,閒對西風賦桂花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省齋桂花
- 曾子覺雖小,而悟孔圣之皜皜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大哉
- 欲起江湖心,而奈風濤艱。 -- 出自宋·楊怡·成都運司園亭十首·小亭
- 太史猶巨鐘,而我猶寸莛。 -- 出自宋·葉見泰·古詩贈方希直
- 豈無砥中立,而不改風雨。 -- 出自宋·游九功·答黃叔暘
- 矧為物之靈,而不慎所守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感興二首
- 欲我飲此水,而不忘故鄉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小石塘源
- 林屋本深寂,而多禽鳥喧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和淵明詩
- 何必千里師,而后可受業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示衢子
- 何必萬卷書,而后稱博洽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示衢子
- 我今年與齊,而亦處幽獨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偶題
- 我自摩天嶺,而轉風木榭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夢邴徵君
- 綠衣一秋荷,而能脫塵鞅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挽二叔通直
- 豈其八尺高,而能礙晨興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李巽巖四望樓
- 陽復之始,養而勿傷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番陽喜晴贈幕僚
- 滔滔世途,人而匪天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惠宰修縣學韻
- 一麾感陽邊,而豈但寢謀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王恭父出守洋州二首
- 豈無斗酒藏,而待君所營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梁飾甫通判招飲林子長溪堂韻
- 興亡竟何在,而汝獨如昔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大石
- 天乎慰此心,而獲親芝眉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李兼濟分教江陰
- 江城見儒英,而我失所資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李兼濟分教江陰
- 未堪鹍化搖而上,肯類蠅營去復還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薛公叔留都城韻
- 我貌殊不古,而有好古心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遂寧府庫古銅物
- 雖無切磋語,而有清越聲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詠竹二首
- 累石為層峰,而以水環之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含清亭
- 君侯資敏達,而以古自繩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姜子謙丞於潛
- 魚品不勝多,而鯉為之宗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題朝鯉圖
- 有如斯鑒,應而不藏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以鑒贈趙制置
- 何處一鳴鶴,而作賞音和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游宜春北巖
- 鑒此去物欲,而求我真純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求心齋
- 毋謂善小,棄而不為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訓子
- 少為僧,性僻而簡,咸平中,知州憑公知節召孫知微畫,俾處士彈琴。 -- 出自宋·張及·贈黃孫二處士
- 斯言可謂深而宛,所以重嗟累嘆乎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晚悟師言達而已,不須此外更支離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豈有如此人,而得長貧賤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送鄭仲遠
- 豈期有道者,而來警我愚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有客
- 莫謂無征雁,而忘酌別時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送單普赴肇慶節推
- 但以此理參,而自詩料理。 -- 出自宋·張汝勤·戲徐觀空
- 復坐吾語汝,而學發新硎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夏日豈為永,而足以較量。 -- 出自宋·章望之·夏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