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第3個字的詩句
而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拔蓼而植荼,去辛還得苦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癸巳正月在杭州作(二首)
- 外本而內末,民俗隨之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一耕而十食,何以奉征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公醒而狂,人憎欲殺,抵鵲何須玉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讀孚若長歌,即席賦贈仍用孚若原韻
- 倘君而仍在,定憐余也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秋日經信陵君廟
- 順時而動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幽憤詩
- 戢翼而游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二
- 遇過而悔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代秋胡歌詩 其五
- 順風而宣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六
- 淪胥而逝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一
- 順風而回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七
- 盈坎而頹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七
- 無自而然,自然之元;無造而化,造化之端。 -- 出自唐·張志和·空洞歌
- 藁焉而席,茨焉而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彼農二章
- 濠然而溝,壘然而墻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戰秋辭
- 纛然而桂,隊然而篁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戰秋辭
- 同心而早世,天道亦何論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經李蒙潁陽舊居
- 且說而今勝事,珠履三千稱賀,相對醉顏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堯歷慶良月
- 更高而不遠,一搭打秋千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若論風流
- 長厚而為難老本,慈仁便是長生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壺中天/念奴嬌
- 自一而三同祖炁,澄清高上積陽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·三清殿
- 茍合而異向,世道當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此能而兼彼,自勞由不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誰信而今有忠義,只知七日哭秦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走筆送王琪
- 迓高而撫下,酒壺柜食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表臣見贈
- 自下而磨上,是之謂國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述詩
- 以詩而酬詩,徒用多少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孫直言都官卷
- 去粗而得精,持之莫言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二揚扇
- 十私而五公,歲久害愈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史供奉汴口都大
- 虺頸而雞首,峨峨如有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鷴和公儀
- 襲香而玩芳,嘉賓會如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新置盆池種蓮花菖蒲養小魚數十頭
- 首落而尾擲,衰軀幾墜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哀馬
- 家吳而宦彼,風土去幾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陳經秘校之信州幕
- 服彼而習此,養騂安問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僧子思以卷來見
- 性同而質殊,何必莊指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端式歸漳州
- 法明而不苛,可共飾以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謝師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張和叔
- 雄赤而雌白,由來不同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永叔乞藥有感
- 趨煩而毀靜,此理乃俗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省中松石畫壁
- 恃功而不朝,討賊以為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隋唐而下貴公卿,近世風波走利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信道而行安有悔,樂天之外更何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欲蓋而彰事多矣,堯夫非是愛吟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綿綿而若存,用之豈有勤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宇宙吟
- 惡死而好生,古今之常情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無客回天意
- 開闢而來世教敷,其間雄者號真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答人語名教
- 執別而來二十春,忽飛書意一何勤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寄陳章屯田
- 棄經而任傳,儒者固不遵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陜令張師柔石柱村詩
- 春夏而來可作詩,雖然可作待何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王安之少卿秋游
- 見風而靡者草也,見霜而殞者赤草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風霜吟
- 見風而鳴者松也,見霜而凌者亦松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風霜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