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東周以上更三圣,南渡而來第一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崇安葉簿之先大夫易學(xué)得于天而未傳于人余竊
- 上人家住江之西,仆仆而南休所覓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
- 江山也要文人捧,蘇堤而今尚姓蘇。 -- 出自·郁達(dá)夫·乙亥夏日樓外樓坐雨
- 歌聲已得檀郎怨,四海而今再一家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金陵書事
- 不詰曲以媚俗,不偃蹇而凌尊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
- 十年世事漸多更,自嘆而今豈復(fù)生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秋日江館詠懷
- 近代騷人詠性情,隨心而發(fā)自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贈香溪留君東上
- 惟刑之恤民不悅,不怒而威吏膽驚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餞江東繡使庸齋趙玉堂二首
- 往者過征羅罹暴虐,甚而乾沒啟囂嚚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似詩詠、綠衣黃里,感傷而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想赴瑤池約
- 問黃花、沒些消息,空籬而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老去光陰駛
- 歷事三朝,覲而執(zhí)圭,祭而裸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歷事三朝
- 富貴人所欲,如之何、幸而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哨遍·勝處可宮
- 零陵貪而乳盡,合浦清而蚌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明甫赴銅鉛場六言七首
- 我有平生離鸞操,頗哀而不慍微而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 席上聞歌有感
- 去年恨殺茅柴薄,慚愧而今琥珀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六首
- 當(dāng)年手種滿可陽,人樹而今各老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冬暖海棠盛開三絕
- 幾回南向望蒲輪,聞引而西忽改轅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洪侍御二首
- 漢魏以前猶古雅,宋齊而下稍淫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訓(xùn)蒙二首
- 吾詩直猶磚拋耳,載寶而歸所得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倉使和詩出奇不窮再次韻四首
- 胡雛聞人說漢書,千載而下猶揶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酈生長揖圖
- 撫弦欲奏成三嘆,何處而今有子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湯伯紀(jì)送別二首
- 向來文字擅中朝,留落而今賦大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實之春日二首
- 馬老于行知向?qū)В]騰而上睹方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學(xué)者
- 當(dāng)時手種花無數(shù),問訊而今幾樹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過建陽
- 童年觜距已專場,何況而今益老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方蒙仲赴省
- 獲麟以后更休論,化鶴而歸亦浪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李秀巖二首
- 商頌以前殊簡短,衛(wèi)風(fēng)而下稍淫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林文之
- 憶騎竹馬已情親,何況而今雪鬢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方時父
- 寄聲獨(dú)樂先生說,世事而今尚可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題李尚書秀野堂一首
- 秋風(fēng)不來眼穿枯,颯然而至吾其蘇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再次蘇字韻
- 此身之外何贏余,成然而寐其覺蘧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再和
- 龜巢葉而養(yǎng)氣,鶴鳴皋而戢翼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使臣周允寫平園老叟真于松竹龜鶴間戲贊
- 人擾擾而膠膠,爾寂寂而寥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清源知藏僧法源寫真求贊
- 往壁觀以默照,免室邇而人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清源知藏僧法源寫真求贊
- 四海非無友兮,邀白云而同宿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廬山五猗
- 東來一舸橫天上,御風(fēng)而行無點浪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正月二十四日早夢乞聰明於東坡
- 不得之乎成一事,卻因而已失三官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乙酉六月十九日應(yīng)詔言事九月一日去國一首
- 四海無波八表臣,如今而后君看取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杜侯行
- 日消三兩黃金爭得止,而槁木朽枝,一食而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長持經(jīng)僧
- 亂來未必長團(tuán)會,其奈而今更長年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寄上兄長
- 惟我之有頌兮,奚斯躍而董狐蹶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(jì)頌
- 孟子有良策,惜哉今已而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蜀江有吊
- 朝來果得故人書,微凸而么犀鍔雙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陳德瑞饋新茶
- 路人休唱高臺曲,臺上而今春草生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銅爵
- 嗟予少也戇無奇,才力而今老更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富公權(quán)宗丞十站
- 窮愁忽用頻惆悵,來歲而今在北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許公塞驛
- 更闌艇子催人起,泥汊而今趁朝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曉解糝潭追和張文潛白沙阻風(fēng)
- 年饑,諸幼滿前,雖并日而食不恤也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最高樓 衛(wèi)生行之,少流寓兵革中。既長,始
- 東方有巖名日觀,羊角而上千萬盤屈始窺大門小戶之天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太山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