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無緣得到千巖頂,試問而今幾代孫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游武夷九曲
- 何人更嗔瘴鬼瘧,及鋒而用皆驚疑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游西巖
- 少年一日幾鴟夷,瓦甓而今力不支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酒量減
- 頭碎柱而璧完,血化碧而心丹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文文山畫像贊
- 九陵荊棘年空往,十進而笙歌景不殊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崔府君廟
- 往為幾苦浪濤驚,塵役而今亦懶營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留分司衙
- 孟公能歸歟,趙侯今已而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趙南康可齋築屋武康孟保園池喬木極有思致東
- 草木貴多識,荔譜何傷而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茶荔謠
- 髡彼兩髦,末幾見兮,突而弁兮。 -- 出自宋·程節齋·沁園春·髧彼兩髦
- 鳶肩燕頷刺天飛,自顧而今已后時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與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絕
- 予欲緪朱絲兮,節清音而度曲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鳴水洞辭
- 雪堂尚在人不來,黃鵠而今定何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參議畫軸三首·赤壁圖
- 此詩中不著一個美字,而用形象思維,把美人的美麗寫得淋漓盡致,讀之似乎使人看到那閉月羞花、婀娜多姿的美人形象展示在眼前。 -- 出自宋·周濆·逢鄰女
- 赴宰邑之良日,任波吼而風號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松江神歌)
- 中有隱居人,茅屋數間而已。 -- 出自元·王容溪·如夢令 朱存理鐵網珊瑚卷四
- 名酒相屬,因放歌數闋而去,實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七日也,可為不虛度此節矣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點絳唇 已丑清明前一日,春露堂即事,時既
- 今歲投紱自濟南來歸,而諸公頗集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蝶戀花 昔鹿庵 軒,樂育淇上,一時秀造,
- 臨歧把酒,長歌不休,既而壺傾,猶不忍別,復聊鑣幾三十里,逾大尹而去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至元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,予按部東
- 不知劉君得于予者何,而乃而相愛,因以水龍吟歌之,且酬雅厚,仍綠楊一道飛花,繡衣亂點如晴雪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至元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,予按部東
- 繡江遠來觸異隅刮足而北,余流復西,達于坤維,周覽上下,巋臺宛然,因取淵明語,命之曰賦詩之臺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水龍吟 陽丘南逾五里,余別墅在焉。地方僅
- 徐思其名,自混沌始分,而有是質,迄于茲遠矣,乃得安常守密,無動移摧剝之患,渾然天全,獨立遠矣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大德甲辰之歲,張君秀實得石百脈泉
- 區區愧未之能焉,倚歌而和,情見乎詞十載京華,騎馬聽雞,自憐闊疏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沁園春 五峰大卿示所和繡江參議沁園春詞,
- 更循鐵壁尋瀑源,或挾而登蹲而憩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王家坡觀瀑
- 殘年未滅思兒淚,今與而翁共此悲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挽陳石遺翁長男公荊
- 巖口逼仄勢更兇,奪門而出懸白龍。 -- 出自清·嚴遂成·白水巖瀑布
- 阿麟文采近西京,付與而分翰墨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過如春堂觀趙德麟詩貼因次趙成卿韻
- 故園此去渾如客,異縣而今卻是家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舟中感懷
- 大哉圓通之道,民無得而名焉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又觀音贊
- 微言二十篇,論次自學而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
- 有水可漁田可稼,即松而徑竹而門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偶成
- 十洲所有今之一,七步而成爾乃三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游十洲之一亭韻
- 甫里相望江盡頭,得鄰而隱了浮林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題順適堂
- 其人豈是斯人徒,相顧而笑掀虬須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棹雪
- 天公讎施略相當,一字而貧更憐我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借山谷后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
- 老仙駕鶴蓬萊去,丹灶而今屬后人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安樂窩三首
- 生必有死數莫逾,饑凍而死非幸歟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野犬行
- 滂霈一雨洗乾坤,膚寸而合山中云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代同游者賦宿云軒呈李果州
- 后日視今哀后日,同年而語不同年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香潭八首
- 相人不若相時好,相時而動談笑麾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次韻謝君直贈李相士
- 須臾壯夫擁盾人,怒目而語眥盡裂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鴻門宴同皋羽作
- 爭如義門鬼,千載不餒而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題鄭氏義門
- 只有成陰并結子,都是,而今但愿著花遲。 -- 出自清·莊棫·定風波·為有書來與我期
- 幸飄風以憑乘,遂吾歸而徜徉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淮陰阻風讒風伯
- 徐卿不能有此量,自椒而竄山之隈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移席茅山東頂徐永年避酒而去作歌嘲之
- 慨歲月之玩人,同今古而一雷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憫日歌(弘治丙辰,七十歲作)
- 霜楓如雨灑征衣,勝侶而今會漸稀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西陵別慎軒居士還蜀
- 黃山孤山,不孤而孤,孤而不孤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題劉海粟作古松圖
- 捷書馳報承明主,滄海而今波不澌。 -- 出自明·俞大猷·與尹推府
- 欲達古詩三百義,一言而蔽不須多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次劉子融言詩之韻
- 若信此間方寸地,能安而慮即成功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和陳子公井齋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