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2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投老逍遙屺與堂,天刑真已脫桁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徐仲元
- 投老留連陌上塵,思公一語何由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岳州張使君
- 投老逢時追往事,卻含愁思度天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沖卿上元從架至集禧觀偶成
- 楚老一枝筇,於此傲人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定林寺
- 漸老逢春能幾回,蓬門今始為君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五首
- 我老愿為臧丈人,君今少壯豈長貧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張諤招張安國金陵法曹
- 投老始知歡可惜,通宵豫以別為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送程給事知越州
- 投老承明無補助,得為湘守即隨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沈興宗察院出使湖南
- 投老黃塵陌,東看路恐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靜照堂
- 簡老已歸黃土陌,淵師今作白頭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書靜照禪師塔
- 投老難堪與君別,倚江從此望遠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黃吉甫入京題清涼寺壁
- 投老唯公最故人,相尋長恨隔城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長干釋普濟坐化
- 投老主恩聊欲報,每瞻高躅恨歸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張先郎中
- 投老經過身獨在,當時洲渚今平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書任村馬鋪
- 投老心情非復昔,當時山水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觀明州圖
- 樹老垂纓亂,祠荒向水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叔才岸傍古廟
- 投老歸來供奉班,塵埃無復見鍾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懷鍾山
- 投老翻為世網嬰,低徊終恐負平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中書即事
- 野老時問人,前村多少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寶巖寺寒碧亭二首
- 古老相傳見來久,歲年雖變貌常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
- 已老無時疾,長貧望歲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牛相公見示新什,謹依本韻次用以抒下情
- 與老無期約,到來如等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答樂天見憶
- 親老無官養,家貧在外多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閿鄉送上官秀才歸關西別業
- 詩老類秋蟲,吟秋聲百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秋懷二首寄圣俞
- 我老倦鞍馬,安能事吟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奉使契丹道中答劉原父桑乾河見寄之作
- 諸老何為讒賈誼,君王猶未識相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聞原甫久在病告有感
- 人老不復少,花開還更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嘲少年惜花
- 人老思家甚年少,身閑泥酒過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戲書
- 向老百病出,區區論藥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乞藥有感呈梅圣俞
- 諸老誰能先賈誼,君王猶未識相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蘇主簿挽歌
- 君老忘卑窮,文字或綴緝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別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
- 吾老病骨知陰晴,每愁天陰聞此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鳴鳩
- 向老光陰雙轉轂,此身天地一飄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球場看山
- 野老但欣南畝伴,豈知名籍在蓬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叔平少師去後會老堂獨坐偶成
- 羸老厭煩歊,解衣屢盤礡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田居四首
- 藝老筆精湖海推,畫意忘形形更奇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觀易元吉獐猿圖歌
- 父老財無遺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靈芝篇
- 故老青葭岸,先知儒子賢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淮陰孫令之官
- 五老閑游依舳艫,碧梯云徑好和途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游廬山
- 故老相傅應可信,此山云出雨須來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石子澗二首
- 歲老陰沴作,云頹雪翻崩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侯參謀赴河中幕
- 吾老著讀書,馀事不掛眼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贈張籍
- 歲老豈能充上駟,力微當自慎前程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入關詠馬
- 吾老世味薄,因循致留連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示爽
- 夏老蘭猶茂,秋深柳尚繁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送吳七游蜀
- 楓老顏方少,山晴氣及昏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絕句
- 伴老貧無恙,留愁酒肯麼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夜
- 賀老如何尾從班,真官也作借官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號
- 一老堂堂日,諸賢得得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虞丞相挽詞三首
- 詩老坐雪窗,天香來月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雙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