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6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清吟思卻隱,簪紱奈縈牽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壺公山古老相傳右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
- 漢宮行廟略,簪笏落民間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獻梓橦山侯侍御時常拾遺諫諍
- 昔從岐陽狩,簪纓滿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明道人歸西林,求題院額,作此送之
- 昔從岐陽狩,簪纓滿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明道人歸西林求題院額作此送之
- 缽帽絕朝宗,簪裾翻拜伏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遠公
- 三紀紅塵,一簪華發,消磨豪氣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次前韻二首
- 折取一枝去,簪向玉人頭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水調歌頭 玉山名勝集
- 三館盡英*,簪履玉生光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歌頭 宴張右丞遂初園
- 添官前有例,簪笏看堆床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臨江仙 賀廉侯舉次兒子
- 丘壑喜獨存,簪纓悔遲罷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喜茂之至有述
- 姑姊看女來,簪笄不及施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百環螺髻滿簪花,全匹鮫綃長拂地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榮名虛準擬,簪組妄思量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湖居感傷
- 杯共芳醪凍,簪依短發偏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大寒夜坐有感
- 半瓻冰水一簪梅,的皪寒花數點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葉教授小院室中瓶梅二首
- 舟楫維湘岸,簪纓覲漢京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盧道子赴銓試
- 爐灶聊隨俗,簪裾未稱貧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楊道士歸蔡州
- □□□望歸簪履,便冀君恩到蓋帷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折子明提刑自湘中以詩問訊用韻酬之
- 旌騎收人跡,簪紳雜道流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用幽字韻呈汪守謝倅
- 琢句醉時語,簪花老后情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吳菊潭八月十四夜韻二首
- 何年盛事聯簪組,別有絲綸薦夜臺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挽劉夫人詞二首
- 是中盛文物,簪筆立漢朝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鮮于大任自東南歸唐安遺予張安國所作水調歌
- 自拋襴苧列簪紳,便展施為志獲伸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挽孫少卿四首
- 如君未忍拋簪去,買取青山寄嶺陲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次韻友人鄭穆病起感懷
- 虛名亦相累,簪佩來整整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
- 風吹雁字成簪盍,雪壓鷗盟閱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上李大參
- 啖菜貧猶健,簪花老自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虛谷志歸后賦十首
- 寶蓮山南屢簪聚,醉鄉不省歸來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
- 金臺乍到朋簪盍,肯系吟箋寄早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張老山御史寄七夕詩今近中秋奉問
- 龕金窺扁顏,簪玉觀塑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十一日問政山次劉元煇韻
- 百單二歲尚簪梳,珍重酡顏映雪膚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見王兼叔上舍壽母
- 可人常入夢,簪盍幾時同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病中懷鄧覺非
- 它年黃閣下,簪屨或收遺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韓美成帥荊南
- 西南英譽滿簪紳,安富尊榮孰儗倫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張持道生辰二首
- 拔燭辭軒陛,簪花近冕旒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別飾道二十弟
- 多情樵牧頻簪髻,無主蜂鶯任宿房。 -- 出自宋·暨氏女·句
- 蓬閣多余暇,簪纓不我拘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至性靈迂僻學術空虛幸逢好古之君獲在藏書之
- 紅蓮綠水嘉簪盍,白鳥孤云八句來。 -- 出自宋·林宗放·北樓次韻
- 西州清河家,簪紱夸里闬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張少卿知漢州用漢字韻
- 吾儕二三子,簪盍懷同聲。 -- 出自宋·區仕衡·黃愷劉黻趙蕃王元野會講佑國僧舍
- 便可相從解簪紱,時清難戀薜蘿煙。 -- 出自宋·邵奕·游真祺觀
- 從教白發須簪遍,且任當筵作笑歌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次韻古愚立冬日觀菊
- 秘書入杜花簪帽,賓客分司酒滿杯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挽劉常簿贛州
- 照水眉誰畫,簪花面不羞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自歸耕篆畦見村婦有摘茶車水賣魚汲水行馌寄
- 戶牖瞻丹幄,簪裾從罽緌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蹇侍郎天元殿門芝草
- 朝野本無間,簪組何用棄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君實內翰同游范景仁東園
- 搔頭冷枕遺簪弁,浣垢涼床潔帨帉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休沐日
- 便想荊州道,簪花醉渚宮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新濰見桃杏書事
- 退藏未了桑簪南,生涯代以崖蜂蜜。 -- 出自宋·徐端·丙申元日
- 鷗盟鄉國外,簪盍肥題分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和趙冰巖借宿僧房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