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14個(gè)字的詩句
簪在第一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獻(xiàn)賦十年猶未遇,羞將白發(fā)對華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贈(zèng)闕下裴舍人
- 清霜未落黃花在,笑折高枝繞鬢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失題
- 愁腸別后能消酒,白發(fā)秋來已上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
- 他時(shí)內(nèi)集應(yīng)呼我,下客先判醉墮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二首
- 凄涼破屋塵凝座,憔悴云孫雪滿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
- 凄涼破屋塵凝坐,憔悴云孫雪滿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
- 他鄉(xiāng)異縣老何堪,短發(fā)蕭蕭不勝簪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宿驛
- 洛陽冠蓋自相索,誰肯來此同抽簪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作 西溪、南潭皆池中勝處也。
- 萬一差池似前事,又應(yīng)追悔不抽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戊申歲暮詠懷三首
- 病對詞頭慚彩筆,老看鏡面愧華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中書寓直
- 夢歸不恨故山深,霜雪今年已滿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詠
- 搖齒復(fù)牢堪決肉,枯顱再茁已勝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縱筆
- 關(guān)山滿眼愁千斛,歲月催人雪一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晴
- 此身不覺老侵尋,殘發(fā)蕭蕭雪滿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嬾
- 但得老親供養(yǎng)足,不羞布袂與蒿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農(nóng)桑
- 方蘭移取遍中林,余地何妨種玉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窗前作小土山蓺蘭及玉簪最後得香百合并種之
- 還須整理韋弦佩,莫獨(dú)矜夸玳瑁簪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杜顗赴潤州幕
- 算神仙、五色靈丹無驗(yàn),中路委瓶簪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離別難·花謝水流倏忽
- 云散風(fēng)流不自禁,天涯無路盍朋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余溫卿
- 論心邂逅膠投漆,搔首低徊雪滿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江寧彭給事赴闕
- 醉翁每來喜登臨,醉倒石上遺其簪,云荒石老歲月侵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贈(zèng)沈博士歌
- 蘆荻中間一港深,蔞蒿如柱不成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已至湖尾望見西山三首
- 柿紅一色明羅袖,金粉群蟲集寶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山丹花
- 梅花五嶺八桂林,青羅帶繞碧玉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湖北唐憲桂林義學(xué)
- 高花已照紅妝鏡,小菡新抽紫玉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西府直舍盆池種蓮二首
- 有欠牛眠子為尋,剩將朽胔換華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盧山人二首
- 明朝起為蒼生賀,旋著藤冠紫竹簪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賀張肖翁參政
- 當(dāng)臺競斗青絲發(fā),對月爭夸白玉簪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(jī)·光、威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…因
- 摩挲漢柱愴分襟,邂逅吳船喜盍簪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劉唐卿戶曹擢第西歸
- 大芋高荷半畝陰,玉英危綴碧瑤簪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大黃花
- 半生幾度此登臨,流落而今雪滿簪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隆興府
- 睥睨三層連步障,茱萸一朵映華簪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樓
- 自陳使酒嘗罵坐,惜予不與朋盍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答張沙河
- 往事刻舟求墜劍,懷人揮淚著亡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追憶余泊舟
- 徐陵筆硯珊瑚架,趙勝賓朋玳瑁簪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詠史
- 家山夢后帆千尺,塵土搔來發(fā)一簪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秋夜寄進(jìn)士顧榮
- 勞歌一曲霜風(fēng)暮,擊折湘妃白玉簪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湘中贈(zèng)范鄖
- 疏樹飛花輕蔌蔌,衰荷留柄亂簪簪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秋雪見寄二首
- 圣主方求三世舊,老臣何止一遺簪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
- 一生奔走成何事,塵滿征衫雪滿簪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滕審言相遇話舊
- 老子胸中頗明白,只憐華發(fā)不勝簪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成
- 今人豈解不老術(shù),可怪綠發(fā)常盈簪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麻姑山
- 照影獨(dú)憐身老去,日添華發(fā)已盈簪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盆池
- 傳聞海底珠無數(shù),何事從來散不簪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昌言有詠石發(fā)詩三章模寫精楷難復(fù)加仆雖未睹
- 開爐夜看黃芽鼎,臥甕閑欹白玉簪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陸諫議避地寄東陽進(jìn)退未決見寄
- 莫問調(diào)羹并止渴,枝枝且愜醉來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賦梅奉呈陳太博
- 海流城外青羅帶,巖聳天邊碧玉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金粟洞
- 重九日人多是醉,兩三枝菊總斜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重九
- 一點(diǎn)紅塵惹人心,蘂珠殿上墮遺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(zèng)蕊珠侍經(jīng)潘常吉
- 駟牡龍旂慶至今,一門儒服耀華簪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韋諫議奉送水部家兄上后書情,寄諸兄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