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柳徑花臺,熙熙春動,游人珥墮簪遺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滿庭芳·柳徑花臺
- 他時黃閣未遐遺,猶原登堂拜簪履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代送陳都大赴召
- 臥龍偉列雄鼎峙,雛鳳英稱冠簪盍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公歸行送王顯謨
- 一去丹墀六換春,已將柴柵等簪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歸故園二首
- 江夏無雙第一人,清明久矣動簪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黃景聲秘丞提舉浙西
- 江南世胄比長淮,更看云來萃簪笏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侍御壽詩
- 病里中秋慵見月,醉中九日強簪花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余秋初離庭闈冬至猶未得歸夜讀宛丘先生秋日
- 雜居箠楚塵埃地,譬似高人累簪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王亢宗赴劍浦丞
- 貫林齊已唐詩人,當時逸氣凌簪紳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靈隱慧上人惠詩為古風以贈
- 有次鞭鞘陸續鳴,赭袍當殿萬簪纓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十八日上壽退賜坐十九日貢院錫宴二十一日紫
- 爭似瑤仙捧玉觴,一堂四世聚簪裳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壽鄧提干母
- 邂逅系馬堤邊,念玉筍輕攀,笑簪同歡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六橋行
- 不朽芬芳垂簡冊,浮榮土苴輕簪笏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滿江紅·弧矢開祥
- 君欲相思須命駕,休言別別盍簪難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次友人示詩集
- 夜半山舟誰負去,蓋棺猶是昔簪纓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挽勁軒鄭府理
- 太常金樂交佚奏,秩秩籩豆環簪纓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祖庭觀丁歌
- 奈雨覆云翻,情寬分窄,石上玉簪脆。 -- 出自宋·朱嗣發·摸魚兒·對西風
- 終向煙霞作野夫,一竿竹不換簪裾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嚴陵釣臺
- 老色漸來欺鬢發,閑情將欲傲簪裾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春霽
- 顥魄洗煙澄碧落,桂花低拂玉簪寒。 -- 出自唐·曲龍山仙·玩月詩
- 坐久高僧禪語罷,淡然相對玉簪香。 -- 出自元·趙雍·初秋夜坐
- 中朝相君寬厚,領太平、歌吹宴簪纓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木蘭花慢 陪安參政宴吳山盛氏樓
- 山水仙鄉出人物,譚書雖少多簪紱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題黃子正易軒
- 朝夕公歸領冠劍,定應偏作故簪憐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詩寄河陽夏侍中
- 海客園林珠樹木,水仙賓從玉簪裳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茉莉花二首
- 官司斂價撻閭里,婦女唬咷脫簪珥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送人歸秦州
- 野老新衣逢社喜,山妻椎髻為簪忙。 -- 出自宋·草堂后人·春日田園雜興
- 濟世豐功銘鼎鼐,傳家清德冠簪紳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錢使君知原生辰
- 丹旐翻飛人嘆息,諸孫祖送盡簪紳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方瓊州恭人
- 山云乍展青油幕,檐雨齊白玉簪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五月六日雨
- 鷗鷺齊盟忘物我,薜蘿交翠映簪裾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繼和嚴君壁上韻
- 江真浙右喬木國,小卻管領儒簪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江東李提學
- 已覺煙霞親幾杖,不教塵土污簪裾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贈毛彥謨二首
- 嗜酒不知淹歲月,好閑久欲棄簪纓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和新鄉二十一兄華嚴水亭五首
- 物外喜君能筆硯,塵中愧我漫簪纓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寄曇晦二首
- 他日相逢如話舊,也曾到此會簪纓。 -- 出自宋·樓鐩·靈泉寺
- 悵望白衣來送酒,了無黃菊與簪頭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重陽桐城道中
- 一夜春風滿帝都,禁林清曉宴簪裾。 -- 出自宋·錢若水·禁林讌會之什
- 紫蘭蕊笑春風愁,蓮花仙冠隨簪玉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梁隆吉遺憑筆并詩答以長句
- 九月飛霜天地清,未央前殿燕簪纓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圣主除官本為民,吾兒何幸到簪紳。 -- 出自宋·謝諤·送子峴之官萍鄉
- 松竹陰森護上方,老仙蓬發一簪霜。 -- 出自宋·楊養晦·寒云千疊山
- 老大無堪鬢似銀,虛名猶復玷簪紳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東歸見梅
- 老大區區驚歲月,功名落落負簪纓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董顯之留西湖韻
- 準擬公歸道過此,小留觴詠集簪纓。 -- 出自明·張維·留守舍人張公安國聞維筑亭題其榜曰朝陽既去
- 茭白生苗藏蛤地,桑黃含萁浴簪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范·句
- 半髧嬋娟垂兩鴉,驚潮微隱寶簪斜。 -- 出自宋·趙崇鉘·壁間韻
- 匠石搜林棄樗散,不材何敢玷簪裾。 -- 出自元·朱希晦·自嘆
- 閭閻士子納銀錢,村莊婦女投簪珥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月色露華涼似水,金螢飛墮玉簪花。 -- 出自明·湯珍·涼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