笙在第9個字的詩句
笙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正聲消鄭衛,古狀掩笙簧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同張參軍喜李尚書寄新琴
- 君家好兄弟,響合如笙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述詩
- 上林聞鶯囀,巧舌如笙簧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聞鴞
- 犬聲銷巷陌,鶯舌動笙簧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投迤殿院
- 綠蘿供組綬,清籟獻笙竽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五老峰
- 幽人有茲樂,何必待笙竽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水聲
- 抵死欲留之子住,吹笙要伴老夫閑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崔若礪令源
- 休吏散篇帙,風篁獻笙竽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咸平讀書堂
- 漢武迎仙紫禁秋,玉笙瑤瑟祀昆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學仙二首
- 只聞風竹里,猶有鳳笙音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緱山廟
- 平林過西風,為我起笙竽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張矩臣迪功見示建除體
- 月露洗塵翳,天風吹笙竽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題康平老眄柯亭
- 何人騎鶴來,仿佛吹笙侶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·笙鶴
- 千里江山如畫,萬井笙歌不夜,扶路看遨頭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今夕復何夕
- 璧月帶珠星,引鈞天、笙簫不斷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驀山溪·清都絳闋
- 露梢千縷撲斜窗,黃笙藤枕夢吳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和小修
- 羽蓋晴翻橘柚香,玉笙夜送芙蓉醉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姑蘇宮行
- 瑯瑯別后篇,鏗若御笙磬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喜吳沖卿重過許昌
- 靄靄紛紛不可窮,戛笙歌處盡隨龍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詠云
- 春風蕩城郭,滿耳是笙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揚州春詞三首
- 何處蘭舟,彩霞浮漾,笙簫一片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登岳陽樓,感鄭生龍女事,譜大曲薄
- 華陽三茅仙洞中,鳳笙隱隱和松風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陶通明
- 來也宮殿隨身,去也笙歌滿路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和暖上元天氣,是處笙歌動地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舊游二三子,為我吹笙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夜雨
- 形將鸞鏡隱,魂伴鳳笙游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章懷太子靖妃挽詞
- 記仙翁、飄然謫墮,吹笙騎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風露驅炎毒
- 小年時、朱弦彈絕,玉笙吹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 席上聞歌有感
- 公誠上下通,和如奏笙簫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范堯夫
- 舍下養魚鳥,樓上吹笙竽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空遣橫波傳意緒,對笙簧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春光好·天初暖
- 斗雞走狗馬,擊筑吹笙竽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東武二首
- 幽鳥若相喜,好音弄笙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西靈鷲
- 瑤池清夜宴群仙,鸞笙未吹徹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好事近·梅潤乍晴天
- 石鼎煮云聽夜雨,玉笙吹月和松聲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寄張德常
- 樓中仙人睨物表,瑤笙引鶴緱芻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夢游滄海歌
- 樓中仙人睨物表,瑤笙引鶴緱山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夢游滄海歌
- 東家見妖麗,西舍聞笙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招農篇
- 光妓列秦趙,佐酒吹笙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太師宅
- 玉琴不奏雙鴛鴦,玉笙不吹雙鳳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劉節婦
- 周郎學仙吹玉笙,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鳳之和鳴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周郎玉笙謠
- 白米紅鹽十萬家,鳳笙龍管三千指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盲老公
- 銀燭光殘午夜過,鳳笙龍管雜鳴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王左轄席上夜宴(辛丑冬)
- 錦纜牙檣非昨夢,鳳笙龍管是誰家?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溪上
- 波樓遞蹙沓,風松奏笙簧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功德寺
- 至今風篁嗚,猶疑下笙鸞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王六博士宿煙霞觀
- 卻訝西樓降仙子,玉笙吹徹萬家寒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道院秋夕
- 游人傾巷陌,啼鳥避笙歌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上巳
- 西舍東鄰同夜燭,吹笙打鼓賽朝云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負霜停雪舊根枝,龍笙鳳管君莫截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題褚遂良孫庭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