笙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笙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帳底琵琶推第一,更誰紅頰倚蘆笙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邊詞十三首(并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)
- 攜去湘江聞鼓瑟,袖來緱嶺伴吹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王先輩湘中回惠示卷軸
- 三秋勝氣橫金甲,半夜離歌掩玉笙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工部尚書致仕王懿敏公挽詞
- 湖暖水香春載酒,月寒云白夜聞笙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秦少游題郡中蓬萊閣次其韻
- 疏狂自許次公醒,冷淡無勞沸玉笙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次韻孫撫干二首
- 晚福袞袞蓋未艾,善頌何以歌簫笙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樊漕移帥瀘南
- 洞天別是一蓬瀛,桂館時時吹玉笙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·西湖洞天
- 夏夜深如秋氣清,夢回風露濕桃笙。 -- 出自宋·吳鎰·野石巖
- 西樓一夜思歸客,斜倚朱欄獨聽笙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客樓
- 倦極得涼意自適,芒席何必殊桃笙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倦極
- 素練金童鏘鳳板,青衣玉女嘯鸞笙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王子白云仙去久,洛濱行路夜吹笙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緱山道中口號
- 幾重便上華堂里,得見天人吹鳳笙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階
- 笑擎云液紫瑤觥,共請云和碧玉笙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潺潺綠醴當風傾,平頭奴子啾銀笙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遠公亭牡丹
- 入夜更宜明月滿,雙童喚出解吹笙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張舍人南溪別業
- 元君夫人蹋云語,冷風颯颯吹鵝笙。 -- 出自唐·春臺仙·游春臺詩
- 石床涼意浮珍簟,寶鼎沈煙噴玉笙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夜坐
- 蛟龍并起承金榜,鸞鳳雙飛載玉笙。 -- 出自元·楊載·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
- 養浩虛中吹玉笛,凝神真樂吸瓊笙。 -- 出自元·苗善時·望江南 以上二首苗善時和呂洞賓詞,見純陽
- 多少人家好弟兄,不堪閨婦似吹笙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黃石還漁溪寄劉九四首
- 青嶂夾田田夾澗,翠圍屏里萬竽笙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二十一日柘龍橋道中
- 箬葉露方高石室,桂枝香譜度銀笙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約周希稷游湖上園
- 晞發扶桑露氣新,三花樹底坐調笙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小游仙(四首)
- 最憶寶蓮山下月,照人扶醉聽吹笙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枕上
- 清風杳不知來處,散人松間作鳳笙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雜題二首
- 日中斗雞馳道塞,日暮捶鼓紛吹笙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江上行
- 女童清樂玉琮琤,一道群絲緩合笙。 -- 出自宋·陳世崇·元夕八首
- 月滿竹鄉乘鶴去,欲邀子晉學吹笙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贈通玄觀道士竹鄉
- 虛堂夜坐燈微明,家無婢子誰學笙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夜坐瓶忽成韻作詩記之
- 薰爐宿得沈香火,暖欲春織暖玉笙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宮詞
- 縮地日摧龍作杖,臥云時約鳳吹笙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贈竺鍊師
- 風臺露榭敞錦纈,朝朝暮暮吹竽笙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黃筌畫金盆鴿孟蜀屏風者也一首
- 皎潔中規捐月斧,清雄消暍并桃笙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綿扇偶吟一首
- 生緣瑣悄同甕算,居處閒靜惟瓶笙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疏懶一首
- 稻香藹藹暑風清,下馬傳觴聽水笙。 -- 出自宋·滕鎮·紹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觀稼小休野石讀仲權
- 身傍蓬萊近紫清,巧言一出忽職笙。 -- 出自宋·滕鎮·紹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觀稼小休野石讀仲權
- 盤牖先思當瀑布,看云旋擬著桃笙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江伯幾新覆雪矼草堂
- 月淡星疏子夜清,獨騎黃鶴下吹笙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題卷舒堂竹
- 已屬畫師圖此景,炎蒸相對臥桃笙。 -- 出自宋·項寅賓·雪
- 閑攜僚吏揮金盞,更遣娉婷吹玉笙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帥參宴客於蓬萊閣林參議有詩次韻呈府公
- 閩粵溪山處處經,長松夾道奏簫笙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莆陽道中
- 太白峰前三十里,古松夾道奏竽笙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天童道上二首
- 游女弄芳珠作佩,仙人度曲玉為笙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答王越州蓬萊閣
- 中使忽來催待宴,匆匆不許暫調笙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促織絮寒霜氣白,隔墻誰弄紫鸞笙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宮詞
- 松中漻漻呼我出,耳中微吟白玉笙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張公洞
- 香凝宴寢頻開席,花暗閑房合度笙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戲贈劉云翁
- 三十六峰秋色里,幔亭高處獨吹笙。 -- 出自明·唵囕香公·鐵板嶂
- 事簡好將樵唱曲,水晶宮里坐吹笙。 -- 出自明·陳緝·送周煥文從唐伯剛之吳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