笙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笙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屢陪風月乾吟筆,不解笙簧醉舞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
- 云中雞犬劉安過,月里笙歌煬帝歸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廣陵開元寺閣上作
- 春風過盡百花空,燕坐笙蕭起滅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春盡
- 孤山老卻林和靖,多載笙歌過六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三八
- 向落花香里,澄波影外,笙歌遲日,羅綺芳塵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念離群/沁園春
- 風霜寒水旅人心,幾處笙歌繡戶深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歌者十二首
- 休官云臥散仙如,花下笙殘過客余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遣夢
- 壺天自是人難老,長擁笙歌醉洞云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彩舞萱衣喜氣新
- 驅馳翠虬駕,伊郁紫鸞笙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
- 瑤池王母宴群仙,兩部笙歌族綺筵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曲肱詩二十首
- 翠幢絳節忽紛紛,空里笙簫節奏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瑤臺散天花詞三首
- 木犀倜儻散麩金,松舉笙竽竹奏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園夕眺
- 既接南鄰磬,還隨北里笙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詠鐘
- 滿城羅綺拖春色,幾處笙歌揭畫樓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春日旅寓
- 如仇雪月年年景,似夢笙歌處處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敘吟
- 絲曳靈妃瑟,金涵太子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閑將水石侵軍壘,醉引笙歌上釣船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登初陽樓寄懷北平郎中
- 笑拍洪崖詠新作,滿空笙鶴下高寒。 -- 出自元·張養浩·登泰山
- 仙人不可見,乘月近吹笙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嵩岳聞笙
- 綠楊陰轉畫橋斜,舟有笙歌岸有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絕句
- 仿佛佳人語,依稀太子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鶯
- 一身粲爛文章多,引聲笙竽奈遠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去年宋中道自洺州以書令魏殊來謁予魏遂托主
- 慈姥山上瘦龍孫,堪為笙簫奉玉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孫學士知太平州
- 至時擔酒移廚去,請辦笙歌與管弦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張屯田弄璋三日略不會客戲題短什共以滿月開
- 劃平荊棘蓋樓臺,樓上笙簧鼎沸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歡笑
- 我輒抵掌和,音同磬隨笙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再次韻文潛病起
- 壽筵開處,香霧撲簾幃,笙簧奏,星河曉,拚取金壘倒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驀山溪·木犀開了
- 有時如、柔裊?絲,忽如笙咽轉嬌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綺羅香·霽曉樓臺
- 日斷蘭香膊,云藏子晉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
- 明堂車馬走爭先,清廟笙鏞尸載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瓦器易石鼓文歌
- 西園詩侶應多思,莫醉笙歌掩畫堂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宿松江驛卻寄蘇州一二同志
- 風傳鼓角霜侵戟,云卷笙歌月上樓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
- 閑留幢節低春水,醉擁笙歌出暮煙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河南楊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筍詩
- 隨時憂樂非人世,迎我笙簫起道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奇父先至湘陰書來戒由祿唐路而仆以它故由南
- 荻花蘆葉滿溪流,一簇笙歌在水樓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碧尋宴上有懷知己
- 芝房雅奏,儀鳳矯首聽笙竽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調歌頭·九金增宋重
- 王家券冊諸孫嗣,主第笙歌故國傳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鷓鴣天·舞鳳飛龍五百年
- 梨花疏點貼窗流,斜月笙簫處處樓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梨花初月夜
- 廣陵江口柳疏疏,自領笙歌上舳艫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人入越
- 自從眠處知消息,終日笙歌是道場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庵中睡起五頌寄海印長老
- 便思樽酒陪公議,敢望笙歌近使威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對雪送花走筆況之
- 元戎和氣春風似,又引笙歌看海棠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不于烏鵲橋邊見,定向笙簫鶴上逢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九兄秋吟五首
- 起舞弄明月,天籟奏簫笙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杜宇傷春去
- 鳴蜩吸風飲露,反舌吹笙鼓簧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演雅
- 隔岸煙云一望間,夜深笙鶴與俱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·紫陽閣
- 歲晚出山成底事,至今笙鶴不歸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禮斗石
- 月明如霜夜將午,定有笙鶴來瑤壇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畫山水圖歌
- 開尊醉花月,弦管雜匏笙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義俠歌(效白樂天體)
- 青雀黃龍盡收楫,笳吹笙歌送西日,帆檣遠近掛紅燈,照入江天星點赤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游金山寺用蘇軾韻兼效其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