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9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白雪蒙頭臥佛廬,筆端亦解世間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麟老韻五絕
- 試為江山重著語,筆端桃李恰爭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
- 居如山兮惠如水,處端卓兮赴下而忘鄙。 -- 出自唐·沈亞之·文祝延二闋
- 尋常濡翰次,恨不到端溪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謝友生遺端溪硯瓦
- 登舟望東云,猶向帆端翔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舟中望紫巖
- 草圣未須因酒發,筆端應解化龍飛。 -- 出自唐·楊凝式·題懷素酒狂帖后
- 天際寂寥無雁下,云端依約有僧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懷三首
- 天際寂寥無雁下,云端依約有僧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懷
- 昔日曾隨魏伯陽,無端醉臥紫金床。 -- 出自唐·馬湘·又詩一首
- 渺邈那邊歸正路,的端便是穩居間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浣溪沙
- 便是修行真寶路,正端無黨無偏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·掌法遵條常謹守
- 王哲惟名,自稱知明,端正不羈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泌園春
- 千狀悲顏釘心劍,百端愁思斂眉峰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雪梅春
- 文章在公余事,快筆端、云?!躏L濤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木蘭花慢 慶翰長八十
- 紙上云煙隨散落,毫端風雨何休息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滿江紅·眼底交游
- 皎潔澄清,鑒物無私,端的此理難言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春從天上來·大道幽玄
- 行客落花心事別,無端俱趁曉風飛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曉行
- 月華如水不動塵,無端耳畔寒蛩鳴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琴
- 故老田居好是閑,無端薦起列鴛班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都下竹枝詞
- 急下看飛船,仿佛聞端午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建劍板橋之什
- 昨日公余偷步躡,萬端心緒憶天臺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謝云居山人草鞋
- 咽咽清音正堪聽,無端驚斷彼兒童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湖西雜感詩
- 從容當世事,反復萬端尤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挽荊南師張左司詩
- 鏡里枯疏雪點毛,筆端凌亂雨浮膏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胡季履復荊門故宅
- 成時直到東家矩,造端先自西鄰牿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
- 丹青畫寫鬼神趣,筆端調出返魂香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題洛神賦圖詩
- 貯空諸佛心,妙理何端倪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苕溪僧妙詢于其所居凈域開小軒楚僧舉季若為
- 游客日暮時,鄉心萬端起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宿歸仁寺三首
- 來伴秋風十日閑,筆端久已識波瀾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草堂諸陳同游崧山精舍冕仲攜琴先歸用壁間韻
- 枕上功名祗擾擾,指端變化又玄玄。 -- 出自宋·蕭德藻·呂公洞
- 有年無德老睦州,無端拶折云門腳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十八首
- 詞林丈夫安晚氏,筆端有口吞余子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鄭半溪
- 月御順行隨日轂,乾端和氣匝坤倪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癸丑冬車駕過宮留相還朝
- 詩詞既清婉,筆力亦端勁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和仲韓見簡韻
- 蒼震欲承乾健力,歲端春肇一時中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歲旦立春
- 五星聚東井,老人現端門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贈鐘春谷星學
- 得汝相依若友朋,無端鳴啄頓伶俜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病鷺
- 卻怪悲鳴營度處,筆端何事竟無神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己亥中秋
- 堪笑泉田老居士,無端渾沌盡新眉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項似道眉子硯
- 紙上煙云才欲掃,毫端風雨已先驚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和葉碧峰韻
- 舊游夢歷歷,況此逢端陽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五月五日寓嘉禾學宮顧東浦載酒相遇二博士偕
- 黃葉青苔書掩關,無端兩鬢為詩斑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翁氏仁壽堂次韻
- 際曉東窗鵜鴂喚,無端,一度殘春一惘然。 -- 出自近代·朱孝臧·南鄉子·病枕不成眠
- 方寸糾紛俗累縈,無端悵觸筆花生。 -- 出自近代·吳佩孚·贈劉存基
- 大陸龍蛇割據年,筆端怪底起烽煙。 -- 出自近代·張瑞璣·贈俞瘦石時瘦石在海王村以鬻畫為生
- 役窮財竭心易失,釁端恐在蕭墻里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送人歸秦州
- 海外群峰爭赴壑,云端巨掌欲擎天。 -- 出自·朱光潛·黃山
- 虞黃歐揭牛毛多,筆端佞語如懸河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贈鐫碑王生歌
- 老興逢春興轉饒,無端白發任飄蕭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春興(四首)
- 驚濤簾外起,聚雨筆端來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和慎思未試即事雜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