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6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簡出創牽步,端居痛上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戲鄭閩清灼艾
- 曾從莊列問端倪,俗學區區等甕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飲中題一首
- 晚風一陣無端急,不為山人惜柚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深村
- 溫恭扶國是,端直屏奸渠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蔡侍郎鎮建寧
- 跏趺便終夕,端不負茲堂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坐進堂
- 肖似家聲重,端方士論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堯夫二章
- 秋雨晚蕭蕭,端居閑寂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閑居秋日書事
- 體道以行權,端居得深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駿運使八詠堂·巽堂
- 自問爾何事,端然信方策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罷郡
- 誰將錦步障,端為使君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閬州東園十詠·花塢
- 非關風習習,端為樂融融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后閣
- 束發讀連山,端倪識乾坤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江淮消息愁端厭,關洛功名老色欺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詩告至李漢州
- 雖為萬里別,端有一家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杜陽安奉親還蜀二首
- 令節千秋過,端儀萬眾迎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孝嚴殿是
- 吹噓若自毫端出,羽翼應從肉上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別胡中丞
- 儀冠凝寒玉,端居似沃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
- 造化太茫茫,端居紫石房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書無相道人庵
- 辛苦蘇氓俗,端貞答盛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(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
- 焉能拱口手,端坐鬢紛紛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逢見一群女,端正容貌美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眼波向我無端艷,心火因君特地然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偶見背面是夕兼夢
- 葉葉下高梧,端居失所圖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端居
- 莫說英雄,萬端愁緒,夕陽孤館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水龍吟·五城中鎖奇書
- 深期密語雖端的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後期總便無端的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醉落魄/一斛珠
- 衣冠涼薄說端嚴,為到貧時解養廉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贈東華老真鐘逸士
- 鳳凰棲息穩,端為此君留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慈竹
- 四山如畫古端州,州在西江欲盡頭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自恩平還題嵩臺宋隆館二絕
- 未應悲歲晏,端合幸年豐。 -- 出自宋·黃簡·漫成
- 聊將佛日三端布,為造青州一領衫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徑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
- 小雨貽新句,端如印印泥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文殊五言
- 爛銀宮闕云端見,素奈園林月下游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館中簡張約齋
- 怒若抽翠筍,端如立瑤簪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為獨醒有詩因次其韻
- 極知神潛鼻端白,祗恐喜動眉間黃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巨山
- 試待他、窺戶端正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眉嫵 新月
- 孤芳如謝安,端恐非小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上人晚菊簡魏定父
- 試向樵夫問端的,白蓮生處是吾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五祖山凈老
- 清芬難掩覆,端的屬梅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對雪和子{辶加葦}用歐陽子韻
- 為誰都著眉端聚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安公子·弱柳絲千縷
- 品雅風流,端端正正,堪人憐惜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柳梢青·品雅風流
- 使君能遣騎,端為喚魚船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范才元參議求酒於延使君邀予同賦謹次其韻
- 乃知圣賢仕,端不與賤貧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
- 曩執金陵南端之白簡,今曳淮吳大府之長裾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李公子行
- 走轂下,出臺端,力陳悖逆不赦金雞竿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韋骨鯁(并序論)
- 始信殺君馬,端是路傍兒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衍古諺漢時諺云殺君馬者路傍兒其言雖小可以
- 花落水喧喧,端居信晝昏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居道林寺書懷
- 皇猷被寰宇,端扆屬元辰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奉和正日臨朝應詔
- 人生萬意此端坐,日暮水深流出溪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溪獨坐
- 謝君篋中綺端贈,何以報之長相思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李張皇甫閻權等數公并有送別之作見寄因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