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5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畢竟單傳端的處,賣新供母是心源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南華寺五首
- 居愁豈無端,感嘆繼韓筆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秋懷
- 一紙飛云端,驪珠得所難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張菊存寄詩二首
- 五常與異端,辨析無遺旨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理學
- 睡起眉心端正貼。 -- 出自宋·張樞·謁金門·春夢怯
- 壓倒群花,端的成清絕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樂語
- 與著三年端的約,孤山同訪早梅春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別張倅
- 香羅細葛端陽節,絳帳青衿少小詩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我輩小年端午給假蒲酒奉親這外日游村田間致
- 特報明時端不負,古今良相即良醫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送李性夫赴召時李以端午采藥后行
- 勞生愁萬端,不語將虱捫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自曹家沙風中拋江危甚抵銅陵縣
- 隱憂非一端,國脈存如發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驟發越十日漕司
- 鎖減芳容,端的為郎煩惱。 -- 出自宋·孫夫人·風中柳/謝池春
- 須是坎男端的物,取他離女自然珍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事長如事端。 -- 出自·***·御史臺語
- 將何慰兩端,互勉臨岐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江夏留別華二
- 西寺碧云端,東溟白雪團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太原和嚴長官,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
- 千門儼云端,此地富羅紈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聞砧有感
- 萬古長恨端,蕭蕭泰陵陌。 -- 出自唐·舒元輿·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
- 春風吹愁端,散漫不可收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春風四首
- 莫慎纖微端,其何社稷守。 -- 出自唐·韋鎰·經望湖驛
- 而我操其端,乃能出陶鈞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步虛詞十首
- 漢妃徒得端正名,秦女虛夸有仙骨。 -- 出自唐·劉景復·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
- 故國海云端,歸寧便整鞍。 -- 出自唐·吳黔·失題
- 故國海云端,歸寧便整鞍。 -- 出自唐·吳黔·詩一首
- 每憶巖房,端石玄云,宣毫紫霜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寄詢講主
- 白毫起鼻端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菩薩蠻·鎮犀不動紅爐窄
- 花*影里,端坐證無為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菩薩端嚴身相好
- 九九八方端鎖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如夢令·九九八方端鎖
- 總做作、百端繚亂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愁
- 這芋頭的端六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蕊珠宮
- 琴書活計端然好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桃源憶故人·桃源憶故人來少
- 寥陽芝草,端的勝寒梅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滿庭芳·微妙家風
- 不生不滅,端的至幽玄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滿庭芳·老氏真機
- 每歲仲春端午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玉漏遲 壽馬右丞
- 傳世四書端實學,待人一縣皆和氣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滿江紅 代送朱姓吏滿歸
- 虎節貂蟬端舊物,分封準擬如椽筆。 -- 出自元·王沂·滿江紅 壽張良卿學士
- 玉麟分上端,千里傳歡,鸞誥金花爛晴晝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洞仙歌 慶張閭總管母八十
- 這個家風,端的無虛妄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蘇幕遮·聚三華
- 有有無無,端的無窮妙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蘇幕遮·這無為
- 玲瓏現日端午。 -- 出自元·楊真人·輥金丸
- 學道人,知端的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梧桐樹·學道人
- 遠將妻子,端居謝友朋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黃灣述懷二十二韻寄錢思復
- 潛問馬嵬端正樹,枝條猶似舊家無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玉劍冰彈,端的是奇緣奇遇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點絳唇·玉劍冰彈
- 朱橋細柳端門前,畫舫橫塘會節園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惜春詞
- 紅巾蟻附端郡王,擅殺德使董福祥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明日壺觴端午酒,此時包裹小丁衣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拾野鴨蛋
- 僦廬不識端門漏,長愧東窗第一聲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僦廬僻遠因畜鳴雞為入謁之候歲久馴狎其信如
- 我意從來端易敗,分司御史莫來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教授飯鄭教授五首
- 其德為智端,非非而是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圖詩壽王丞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