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3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泛泛端如五兩輕,堆堆何翅千鈞重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歸來端可慶,俱得飽參休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月禪人出丐求頌
- 丐行端取叢林飽,耕縟不嫌泥水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和禪人發心丐開海田
- 老境端來儻底志,道同巢鳥與淵魚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還南麓舊居
- 一毛端頭,師子返擲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許司理請贊
- 且聽端的下個註腳,俱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普義上人
- 若人端坐正西向,九十日中常念佛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
- 為誰端有此,正爾未能忘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已丑正月二十四日避地鹽楹入省坑存思庵和舊
- 清聲端是磬浮泗,黑質渾然玉剖荊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神鰲
- 是中端合巢神仙,桃花流水何杳然。 -- 出自宋·宋蒙·靈棲巖
- 此橋端的通霄漢,誰與同游訪月宮。 -- 出自宋·宋煜·鐵橋峰
- 江山端有待,杖履偶相同。 -- 出自宋·宋之才·隆山院
- 還御端闈孚大號,載頒元歷慶鴻名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恭謝慶成詩十韻
- 還御端闈,躬布皇度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·右賜赦宣德門
- 仙凡端有命,一壤一何遼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趙仲禮入大理寺簿
- 慶源端有屬,列戟看西東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周南夫寺簿
- 人力端惟及,神謀信比專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代趙寺上韓平原生辰五十韻
- 字畫端重無傾欹,文辭簡古有刺譏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中興碑
- 持贈端何月,愚言慎勿輕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送友人江和叔調閩海寂掾二首
- 今歲端辰別,慈顏一笑歡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壽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
- 云槎端向銀河上,仙桂真從璧月生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為樂提刑壽二首
- 天意端為斯文憂,妙齡掉鞅從英游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為楊仲起壽
- 天地端倪出,朝廷俊杰多。 -- 出自宋·吳?!ひ挥?/a>
- 縱兵端欲卷愁城,樂賢未始忘歡伯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醉鄉詩
- 我於端平初,蓬山叨直儤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寄林教授龜從
- 憶昔端平初,眾正感受登陸躋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送黃成甫殿講被召
- 君為端明胄,忠教后必大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題元山蔡行可對青亭
- 暨于端平初,天奪老奸魄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書懷奉簡黃成甫史君
- 廟堂端委秉鈞衡,致君堯舜風俗醇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代上何樞密
- 永言端蒞,肅對下臨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寧宗郊祀二十九首
- 黃花端逼菊花真,朵朵相迎意更親。 -- 出自宋·楊巽齋·密友花
- 典型端有自,衣缽豈無傳。 -- 出自宋·易中行·挽故知容州朝請陶公章二首
- 黃麻端擬似經訓,金蓮不獨榮傳呼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洪右史赴召三首
- 壯觀端宜冠九州,未應萬壑敢爭流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開先寺
- 貴溪端爽灑,賤子小踟躕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由上饒之貴溪舟中書事
- 撫民端若子,疾惡信如仇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提舉五正言寒食游茶焙
- 文章端與時高下,列國有風周有雅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
- 此行端為劭農設,肯學醺酣吐錦茵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二月十五日陪府公出郊勸農
- 今宵端正月,故故向湖山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八月十三夜仲季二弟弄月亭對飲
- 使君端不擾,顧我百無功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攝邑獄空
- 治定端無競,功成自不居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挽高宗皇帝詞
- 此奇端的由天造,不枉攜朋得得來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趙克家三洞二首
- 長裾端欲曳賓墀,人事何乖遽別離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誠齋二首
- 癢處端能窺鳥爪,夢中不用斷龍胡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祝子正從范使君鍛以詩寄之
- 巖浸端溪月,紋藏古歙峰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試硯
- 陰沈端午水,晴映半天星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午陰小飲
- 窮通端似之,盡入乾坤手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古
- 人事端可絕,俗慮莫相侵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喜晴
- 一片端溪云,至寶俗眼驚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即席點韻賦方硯
- 節過端陽日,蒲觴滿自斟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端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