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3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酂侯端許繼,不問吐茵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陳正之三首
- 銘碑端不愧,今代蔡中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唐合門挽詩三首
- 力挽端平疏,追還元佑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審權(quán)·挽德潤
- 我詩端如食小鮮,間而八珍徒赧然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再次韻
- 茲游端勝絕,不是學高陽。 -- 出自宋·葛洪·涵碧亭
- 吾土端無恙,天公久見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時升詠雪效前人體盡禁比類顏色等字率予同賦
- 個中端的合乾坤,幾道致柔若諸水。 -- 出自宋·何洞清·大滌洞天留題
- 是巖端見遺,定自求其備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師題子巖
- 流芳端自蕊珠仙,曾是先皇親拔識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韻
- 清絕端因柏子香,風流特可付文房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和四兄清泉香餅子
- 恬和端潔及虛明,六妙均融道法成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心禱六符詩
- 瀌奕端由人所召,燮調(diào)多愧病難任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咸淳庚午冬大雪遺安撫潛侍郎
- 夢符端報屢豐兆,物盛宜歌大有年。 -- 出自宋·蹇材望·題石魚
- 官儀端表憲,圭瑞竦桓楹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韓相生日
- 斯文端未喪,千古起廉隅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挽北山子何子三首
- 憶昔端平轉(zhuǎn)化弦,公時輸委為安邊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挽劉南坡
- 神仙端可學,吾愿問安期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清明日席上呈諸友
- 賤子端何者,先生頗識之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
- 清風端未泯,猶可激貪夫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題嚴公祠
- 造物端戲人,益知吾道左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寄敦夫弟
- 瘦羊端笑古人細,肥馬暫逐兒曹雄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竹宮長句
- 相公端坐都堂里,天竺觀音又下山。 -- 出自宋·李天子·題天竺寺壁
- 劉平端為母,伯道特沽名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劉平
- 凝然端正姿,不受紅紫艷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和洪教菊
- 一自端明去外臺,修途松蓋屬誰栽。 -- 出自宋·林致誠·和駱華分水嶺詩
- 實青端而黃表,眇中藏而不矜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玉芝歌
- 識拔端由品藻公,位置無嫌草茅賦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分宜謝草廬行卷
- 秋光端可賦,不是楚人騷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題歸菴
- 四足端然如玉柱,雙牙利劍若金鋩。 -- 出自宋·馬文斌·詩一首
- 使事端因荔枝出,歸期休在菊花前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次姚子敬簡高司丞
- 籃輿端復為公出,泥飲叭應說尹多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謝李侯枉過
- 廢興端有數(shù),鮮裳換須捷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六亭為邵陽登臨之勝識其名於千巖之詩稔矣乃
- 此客端的梅樣清,秋水為神月為魄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通守黃子說解印造朝之日江梅輒花天其或者以
- 同條端的不同條,個個溈山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光長老住顯親
- 瞥然端坐到家鄉(xiāng),堪笑維摩談不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頌古十六首
- 安然端坐白牛車,金鎖玄關(guān)盡透脫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今朝端午節(jié),鍾山強饒舌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桃花端的悟靈云,添得玄沙劫外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相見端的,不識妙旨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三十首
- 盲人端的有眼,鐵牛通身無骨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詰其端由,全沒巴鼻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五月端午令節(jié),艾人苦痛不徹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最無端是不近人情,把斷貫索,倒懸佛祖,四海禪流惡見渠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大川和尚贊
- 有喝端如探竿草,無師血脈通紅線。 -- 出自宋·釋勝·頌古二十四首
- 五月端午節(jié),底事不須說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放懷端與世情疏。 -- 出自宋·釋曉瑩·句
- 熙怡端坐古峰頭,設若歸依還自拜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一毫端量大千輝,爍破無明生死袋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歌
- 節(jié)近端午,乍晴乍雨。 -- 出自宋·釋淵·偈
- 月輪端似古人心,皎潔高深處處臨。 -- 出自宋·釋樟不·詠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