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3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又聞端溪石,只近貪泉夫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琢硯
- 今宵端正照山河,長笛一聲愁欲裂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赫曦臺四景·中宵皓月
- 窮通端有命,一笑視不蕪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涉世
- 此中端有淡交情。 -- 出自宋·易少夫人·臨江仙·何處甘泉來席上
- 此君端可助躋攀。 -- 出自宋·張伯壽·臨江仙·家住清湘云外窟
- 但無端、燕賀賦聲詩,容凡客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滿江紅·……正秋容萬里
- 餐英端可拔濁俗,南山在眼令人喟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菊花盛開
- 應念端居者,長慚補袞詩。 -- 出自唐·李吉甫·九日小園獨謠贈門下武相公
- 馨香端可薦,降鑒本無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郊祀慶成詩
- 凡鳳端門聳,金雞渙號施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郊祀慶成詩
- 簡書端可畏,行李不遑安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再如蒲圻二首
- 中平端隊道,還往非遼夐。 -- 出自宋·陳翥·西山桐十詠·桐徑
- 礪鏃端楊葉,光門待桂枝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山中舒懷寄上丁學士
- 襄王端眸望不極,似睹瑤姬長嘆息。 -- 出自唐·李沇·巫山高
- 樹名端正在,人欲夢魂休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依御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
- 塔高端似筆,城轉曲如環。 -- 出自唐·王滌·南澗寺閣
- 回期端的否,千里路悠悠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紹明上人之毗陵
- 請以端溪潤,酬君水玉明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以端溪硯酬張員外水精珠兼和來篇
- 靖以端谿潤,酬君水玉明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以端谿硯酬張員外水精珠兼和來篇
- 甘滑端能厭蔗漿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鷓鴣天 次韻李沁州寄酒
- 想筆端風雨,不時蕭颯,胸中淵海,無底潢洋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寄詢講主
- 過了端陽日,重問歸期。 -- 出自元·錢應庚·八聲甘州 和邵復孺
- 太子端本時,古傳躬口授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故南臺侍御史周公挽辭(諱伯琦,字伯溫,號
- 郊居端不惡,此趣許誰同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南村雜賦(六首)
- 上眉端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昭君怨 江行
- 菩薩端嚴身相好,朱顏粉膩容儀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菩薩端嚴身相好
- 斗辰端、拱正魁罡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二鼓才交
- 月初端、正照心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三鼓才分
- 正堪端坐問南華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三更端,鼓聲正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王更令
- 要知端的,默默細想,須憑因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探春令 鎖庵門,化馬鈺
- 要知端的,默細想,須憑因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玉花洞
- 個中端的意,元不離中黃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
- 況端端正正,亭亭當當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贊圓庵付居士
- 一更端坐,下手調元氣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掛金索·一更端坐
- 圣躬端為蒼生禱,不比乘槎漢使勞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和王叔善祀天妃有雪
- 明堂端拱日,王會正堪圖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喜峰口觀三衛貢馬
- 素誓端清檢,期無取玷淪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秋浦會遇
- 乾歷端辰啟,王庭慶禮昭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元會觀禮呈仆射相國呂公
- 南山端正太古屏,飛簾掃云為撥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元伯南樓避暑遇雨之作
- 木末端來就詞客,墻頭應是誤行郎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盧漕木芙蓉二首
- 淑問端能繼,淮夷不足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
- 為郎端有望,漕務復需能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行子禮漕湖南
- 此行端可振頹俗,令我短轅今欲駕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宋國博參議江東分韻得夜字前年上幸學一時
- 豐兇端有數,天本愛斯民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薦饑
- 春風端的解相期,吹盡桃花作雨飛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送張玉叔
- 善積端如水滌源,源深自可羨來昆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洪都宗人則明盛年擇宗子之秀名之曰紹弟書來
- 余生端合老吾廬,心地全然與世疎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寄元齡弟五首
- 勇退端為天下計,留行誰為圣王謀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次李秀喦鶴不溪四詩韻
- 安邊端藉帷幄籌,泮宮還獻馘與囚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王穎叔分教山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