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2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筆端忘杻械,舌本貴溫潤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鄭公績赴試金陵
- 無端一棹歸舟疾,驚起鴛鴦相背飛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絕句
- 舌端懸日月,筆下來江漢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叔弼寄秦張
- 無端烏夜啼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菩薩蠻·客帆卸盡風初定
- 無端還被此情牽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南歌子·春思濃如酒
- 無端星月浸窗紗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阮郎歸 客中見梅
- 毫端風虎云龍氣,空外霜鐘月笛音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陳百庸[凡]屬題出峽詩畫冊
- 云端峣闕下呼鞭,采樹遙分坐狄前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元夜觀正陽錫宴
- 百端終困楚,吳子會黃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無端更灑黃昏雨,吹作春愁不肯消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洛尾亭二首
- 云端數寸塔,僅若簪出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離泗州冒大雪
- 萬端畢竟有天命,計較何須論瑣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惜別贈子中昆仲二首
- 無端惟有堤邊柳,作態東風惱客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臨淮道中
- 朝端去總戎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重酬楊仆射山亭詩
- 靖端肅有命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赴太子洗馬時作詩
- 無端嫁與五陵少,離別煙波傷玉顏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相和歌辭·大堤曲
- 無端卻向陽臺畔,長送襄王暮雨歸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云
- 林端遠堞見,風末疏鐘聞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青龍寺曇壁上人院集
- 無端塵土又為隔,明日跨馬西北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題滿氏申申亭
- 葉端嘯余風,送我一杯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浴室觀雨以催詩走群龍為韻得走字
- 棘端雖非譬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又答泛江革詩
- 無端隔水拋蓮子,遙被人知半日羞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采蓮子
- 端端正正人如月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菩薩蠻·端端正正人如月
- 無端夜色欲遮春,天教月上官橋柳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踏莎行 元夕
- 舌端元和風,吹倒兩鮑謝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累蒙周開祖使君貶示佳章才拙思荒愧不能報謹
- 林端好鳥猶相應,葉底殘花欲自藏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春日
- 壁端舊乏騷人句,從此須君妙墨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沈駒甫觀石井
- 一端翠織,錦鯨茅屋,天吳驚舞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龍吟·多年綠幕黃簾
- 無端暗惱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無端動人處,過了黃昏,猶道休歸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國香
- 無端醉里,通一笑、柔花盈睫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惜紅衣·兩翦秋痕
- 無端角枕上,薄命訴蛾眉。 -- 出自明·景翩翩·宿虹橋紀夢
- 無端歌哭因長夜,婪尾陰陽勝此時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除夕感懷
- 無端過去生中事,兜上朦朧業眼來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似曾詩
- 影端緣守直,心勁懶藏鋒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詠宣州筆
- 朝端已慶明良會,廟論咸推將相才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送知府滕光祿
- 林端見新月,草際聞寒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聯句
- 辭端海鯨連,筆力霜鷙擊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遺吳沖卿大饗碑文
- 心端物自正,化行速如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寄題黃州德厚庵
- 甚端的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江城子慢·新枝媚斜日
- 無端溪鳥逐,飛落地中行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蟬
- 毫端真敵萬人軍,蔬筍能空粉黛群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樹端浮綠漲連云,青草池亭不見人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無題
- 無端牢落悲秋客,剛把人間比夢間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大仙廟
- 無端自學閑桃杏,只恐情多事亦多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紅梅
- 筆端盡現寰區事,堪把長懸在戶庭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觀華夷圖
- 的端妙處用功夫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贈閻先生
- 的端真妙用,無為活計,清凈家風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唐括氏兒子出家,以詞贈之 按此詞有
- 處端通正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四仙韻
- 子端提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梅花引 贈眾師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