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在第2個字的詩句
端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無端被者主杖子,對眾一時俱漏洩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無端耽草味,殃禍大堪悲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戒五辛頌
- 無端雨意隨人去,直恐衣巾盡是云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歸郡書金峨二首
- 葉端灑灑通心露,根畔疏疏引水苔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石上種劍蒲其脊成矣非陶隱居所謂溪蓀者耶
- 無端撓亂成多事,旬種芭蕉作雨聲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蕉逕小立
- 無端被譖枉遭迍,卷載有馀作俗人。 -- 出自宋·舜禪師·偈二首
- 林端忽見孤云出,池上欣聞好客來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郡齋書事
- 兩端發問,未答機鋒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文宣王及其弟子贊
- 造端原有發,汲用姑知材。 -- 出自宋·蘇舜元·水輪聊句
- 憂端埒南山,那堪魯酒薄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次韻陳叔易遠別離三首
- 林端黃牛老不耕,灘回白日隨人行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峽中歌
- 筆端陶謝不枝梧,朝食千龍信手屠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師文
- 筆端何自得許妙,林下不當迍此賢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贈何應叔
- 無端狂態發,從此憶新豈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陪諸公攜酒山家用壁間韻三首
- 葉端留馀滴,不滿一餉聽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喜雨
- 無端一事留遺恨,欠覓浣花溪上村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余于汪推官別墅睹壁間蜀道山水欲賦未能一夕
- 林端仙館千山合,石罅靈泉一派清。 -- 出自·王賓·凈圣庵
- 無端不入襄王夢,為雨為云到處飛。 -- 出自·王山·憶盈肥題玉女池二首
- 巖端鎖丹灶,石罅逗溫泉。 -- 出自宋·王挺之·題黃山二首
- 蘇端薛復同黃土,海內文章誰接武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古詩贈沈約之
- 和端色五采,密補造化權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送章季萬戶部
- 造端萬緒自成室,迷路多岐要卜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伯氏二首
- 履端開帝歷,會拜謹王春。 -- 出自宋·王與鈞·代謝劉小坡送鄉會勸酒賡韻
- 毫端奪得生時意,京師好事爭傳摹。 -- 出自宋·王佐才·贈徐子虛畫魚
- 無端風伯吹斜雨,濕卻蓬窗數冊書。 -- 出自宋·吳子實·舟行即事
- 四端有諸己,體用歸於實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堅固堂
- 無端野狐精,昏夜入為盜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遠氈行
- 無端梅潦肆鳴渠,官舍蕭條似僦居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即事
- 萬端總歸一,唯悟無□言。 -- 出自宋·楊叔蘭·玉泉山
- 無端杜宇催春急,葉落山頭躑躅花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山家
- 無端聒人耳,驚我閑窗眠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蟬
- 無端忽被閑云引,回耀峰前掩竹扉。 -- 出自宋·余知閣·絕句三首
- 發端示來今,注經人姓酈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石鐘山
- 筆端灑落謫仙人,況復曾同桂苑春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李同年誠之見貽之什
- 筆端凜凜挾風霜,齒頰泠泠潄冰玉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李侍郎三和屋字詩次韻為謝
- 四端素具,若火始然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惠宰修縣學韻
- 善端謹護持,保已如保城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題習齋
- 無端未得歸林下,又向南言擁使麾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宿普光寺
- 無端半夜疏荷雨,更帶秋聲入夢來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小池
- 年端喚醒玉梅魂,滿袖春風不見痕。 -- 出自宋·張于文·墨梅三絕
- 無端雙蛺蝶,遠袖錯尋花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清書
- 筆端喚醒玉梅魂,滿袖春風不見痕。 -- 出自宋·張子文·墨梅三絕
- 四端斯無違,一心斯有恒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無端感起閑愁思,彈到梅花月滿琴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宮詞
- 無端動歸興,一棹喜輕還。 -- 出自宋·祝乂·垂虹亭
- 無端是春夢,容易繞京華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袁州慶豐堂十閑詠
- 林端斗柄斜,撫心獨凄愴。 -- 出自元·何中·知非堂夜坐
- 無端收得番羅帕,徹夜薔薇露水香。 -- 出自元·張昱·次林叔大都事韻(三首)
- 無端見鄉樹,卻憶別年多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初上讀書樓
- 云端開丹笈,松下冪金鼎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朝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