窟在第7個字的詩句
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誓傾淮海鯨鯢窟,痛洗東南禮義邦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過楊右丞墓
- 氛膋遠(yuǎn)連豺虎窟,波濤晴晃芰荷衣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張叔溫諸公攜酒至泖濱明日作此奉謝
- 水壓蛟龍蟄深窟,陸斷豺虎潛遐陬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山海關(guān)陳職方邀登觀海亭作
- 解把老夫埋俗窟,多時不放上青天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久為塵事關(guān)懷因成一絕
- 雖有群仙來月窟,欲扶衰力上霜旻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再次韻簡新第諸人
- 藍(lán)田難愛寶,月窟助蜚英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對雪
- 天遣蟄龍憑石窟,人攀巢鶻俯霜枝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蟠松
- 自言小來會鬼窟,木客對誦明月篇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贈龜山慧海長老
- 卻乘斑虬訪月窟,盡斫惡樹無留藏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用香字遺李恭叔
- 白骨如雪浸水窟,骨上猶帶秦時血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飲馬和城窟
- 臨汝自昔號仙窟,左有靈谷右峨蜂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瀛洲行
- 相逢盡道依蠻窟,不寐非關(guān)嗜苦茶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聞警夜起望月用茶字韻
- 秖恐分流從月窟,桂香無限到西橋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瀑布六首
- 下駭深潭怪蜃窟,上應(yīng)中天玄武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龜石
- 檣帆直照黿鼉窟,日月雙懸錦繡樓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潯陽歌五首
- 西游夜即探月窟,南浮萬里窮楚越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李白觀瀑圖
- 南山千畝龍蛇窟,半夜春雷起屈盤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和慎思寄次張弟
- 正印君得之,理窟講深貫。 -- 出自宋·常挺·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東東提刑歸抵
- 來往紫府飛仙窟,生作皇家間世賢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上梁尚書生辰
- 救時豈料兔三窟,去國才知虎九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聞履齋丞相再論貶
- 仙李蟠根連月窟,桂枝平步折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安溪鹿鳴呈諸先輩
- 赤城舊欲謀三窟,白首還容受一廛。 -- 出自宋·陳相·送謝開之
- 江城千家丹碧窟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東門行二首
- 開塘謹(jǐn)避蛟龍窟,伐樹須存烏鵲巢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因營張村蠻窩并書所見
- 從來稱是仙圣窟,虎暴不得奸其間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杖錫虎
- 北平將門梁肉窟,此事尚得昌黎夸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余博士家貓相乳歌
- 炎氛四面集,一窟在北牖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
- 奧頤蚤能探理窟,芳妍孰敢競詞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同年常簿吳次翁子萬之萬子子直卿將為分水學(xué)
- 地名小酉神仙窟,天設(shè)湘陰水墨屏。 -- 出自宋·福州運(yùn)判·宿猿洞和程師孟韻
- 自古吳興山水窟,只今杖屨幾人閑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九日寄渭南文友
- 幽奇信是神仙窟,上有浮云散又生。 -- 出自宋·胡楚材·默山小潭
- 披裘把酒踏月窟,長揖北斗相勸酬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醉時歌
- 新隱漸開侵月窟,舊林猶悅枕沙灣。 -- 出自宋·黃臺·題歙州問政山聶道士所居
- 魚龍淵藪風(fēng)月窟,若比廣寒宮更深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吳江橋
- 人疑從天墮月窟,或問何處移龍湫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堯峰新井歌
- 偉哉功刮造化窟,凜發(fā)天風(fēng)肅毛骨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贈葉生
- 君今失意還山窟,少陵詩集如明月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戲題稚春杜少陵詩集
- 蕭疏遠(yuǎn)市囂,山窟雜耕樵。 -- 出自宋·劉翼·書情
- 萬古龍濤山水窟,何人攜向嶺邊州。 -- 出自宋·留碩·題清暉樓二首
- 荊棘撥開登月窟,腳根穩(wěn)著步天梯。 -- 出自宋·羅榮祖·登齊云和祖天錫公韻
- 莫使黑龍離舊窟,且教玄武入新詞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玄武湖
- 芒鞋趾碎瓊瑤窟,間著梅花總不知。 -- 出自宋·繆鑒·春雪
- 大江之南英靈窟,瑰奇萬古輸不竭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謁周侍郎
- 翠山自古龍象窟,春風(fēng)十里開林坰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燈老住翠山
- 霹靂震摧山鬼窟,獨(dú)攜霜劍定乾坤。 -- 出自宋·釋法全·頌古十九首
- 打破當(dāng)年山鬼窟,豁開正眼耀乾坤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頌古四十四首
- 紛飛白雪象王窟,騎底普賢在昨霄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盡向青州作窠窟,不知春色在江南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頌古十首
- 九年冷坐精靈窟,怕見嵩山下雪霜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達(dá)磨贊
- 莫教頑坐精靈窟,門鎖亂云千萬里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無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