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突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看取古來良吏跡,蒼碑突兀峴山巔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劉景元觀察守襄陽
- 山外情知更有山,幾多突兀共巑岏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趙去華提干夏日雜興七首
- 吾儕負君親,但守不黔突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高秘書
- 邏騎朝出塞,胡來屢沖突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出塞(五首)
- 綠繞青圍春一窩,精廬突兀在煙蘿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憩古寺
- 其色燦爛聲玲瓏,小山突兀百千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乙巳正月過英州買得石山
- 湫神傳云是楊班,填墓突兀自姚秦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楊班湫神恩加廣應公以其誥祭之
- 老弟頗憐伯仁短,小孫突過阿宜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冬至二首
- 青壁雙尖長劍倚,博山突兀晴煙紫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瀑布
- 便關防、不放貴游來,又突兀梯空,楚王宮宇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洞仙歌 毗陵趙府,兵后僧多占作佛屋
- 不知眼界闊多少,九華突兀撐晴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孫興宗秋懷
- 平生清峭不近俗,雪山突兀江頭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老胡避游
- 老羶裹骨木葉山,飛樓突起穹廬間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斷腕樓
- 老增撞斗何足為,鴻門突立衛真主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趙公子舞劍歌
- 滿弓一射正貫脾,馬前突立人而啼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射羆行
- 見無義漢不律官,怒癭突項髆,芒刺生肺肝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韋骨鯁(并序論)
- 鐵槍手持丈二材,鐵馬突出擒紅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李鐵槍歌
- 云霞掩翳山重重,峰巒突兀何雄雄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陰山和人韻
- 草堂忽墮彩云片,秋空突降西天僧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王元方見寄家繡達磨作
- 二毛衰晚端不恨,五鼎突昔元未珍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次坰尋春韻
- 去秋微收爾,樵采取黔突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郭家洲
- 石虎城西彬水邊,支提突兀祖燈傳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太平寺
- 野林秋凈山更遠,樓殿突兀藏丹楓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送鄒德久還鄉在福唐作
- 晚上危亭景色饒,眼中突兀是凌歊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
- 剩欲抽簪訪松菊,要憑突兀看扶疏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陳晞顏董漕湖南過零陵用簡齋韻見贈次韻謝之
- 兩山齊起屹雙闕,一巖突出刳寒月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錢元質飲客月巖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巖下四
- 茲來樂成望白石,玉甑突兀摩蒼穹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游白石巖
- 江山得助無遺蹤,眼前突兀忽此逢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資政建三層樓中層藏書
- 霜熟林空月滿川,沖寒突兀聳詩肩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送長兄赴調上都次田俊卿韻二首
- 做數珠見,刻畫毋鹽唐突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桂枝香·仙風透骨
- 沈公秘藏百載余,高閣突兀共堆積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石經春秋一代奇寶王氏為熙豐學廢不用瑞安沈
- 岷峨崔嵬留后拒,滟澦突兀催前驅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魏華甫鶴山書院
- 小隊春旗不動,行庖晚突無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朝中措·天公只解作豐年
- 美人家在九芙蓉,門墻突兀那可窺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丁大監文伯得余近作讀之讀之疾愈以詩見貽
- 一葉西歸老倦翁,高樓突兀記推蓬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次韻喬江州琵琶亭詩二首
- 明朝欲酒姑勿嘩,正恐突隳驚阿家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拙婦吟
- 九江九月秋風高,霜前突兀贍兩螯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九江霜蟹比他處黑膏凝溢名冠食譜久擬遺高紫
- 一水橫流界平野,數峰突起補前村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鑒空閣
- 及肩諸子戶牖低,有山突兀宮墻西。 -- 出自宋·翁合·賀參政生日古風
- 今古茅山是勝游,秀峰突兀繞滄洲。 -- 出自宋·張樞·茅山
- 後隆山、層一層高,層層突過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賀新郎·曾作鶯遷賀
- 桃柳參差出短墻,小樓突兀看湖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元友山新山新居
- 妖氛混澤氣,勢極火焰突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驟發越十日漕司
- 誰舍塵身石漫巔,浮屠突兀拂霄躔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南高峰塔
- 吳說天池兩字真,梵坊突兀鼓鐘聲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天池寺
- 盡大地人須薦取,眼睛突出髑髏寒。 -- 出自宋·張浚·贊喻彌陀掩遺骸
- 反刃相酬是匹夫,安知突騎駕群胡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荊軻
- 示我數篇文,與古爭馳突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酬郭先輩
- 明朝稽首下山去,翠嶂突兀青霞中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登泰山(有引)
- 遠青撤幕山露嵎,坡陀突起霜草枯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金人校獵圖為韋同知潤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