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4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秋草連秦塞,孤帆落漢陽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處州裴使君赴京
- 未學蘇秦榮佩印,卻思平子賦歸田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座中走筆送前蕭使君
- 匹馬從秦去,孤帆入楚懸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狄明府赴九江
- 暮雪離秦甸,春云入楚宮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裴御史赴湖南
- 冬狩美秦正,新豐樂漢行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宿直溫泉宮羽林獻詩
- 漢得孤秦萬弊時,當年丞相要無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讀西漢
- 楚關帶秦隴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秋至懷歸詩
- 地鎮三秦重,衙當二華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左馮陳使君
- 像閣分秦樹,經窗見舜都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無用上人游中條
- 秋夕滿秦川,登臨渭水邊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渭上秋夕閑望
- 紫宸朝秦事,黃閣暮興悲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故贈太師丞相文恭陳公挽詞二首
- 青溪帶秦淮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清暉閣
- 庾樓墜,秦樓渺,楚樓休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歌頭·群動各已息
- 但回首、秦亡漢駛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鬼書報秦亡,天地亦云閉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讀史
- 亂樹通秦苑,重原接杜城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奉和元承杪秋憶終南舊居
- 人豪固秦俗,地古自豳風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高寺丞宰岐上
- 叔孫劃秦弊,樹茅絕其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治圃
- 齊竽姑秦缶,乃傾市門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次韻
- 漢名反秦火,當與三代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田制
- 一笑遭秦厄,殘書累腹便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灼艾
- 一志訪秦川,鄉井寧回覷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鶴洞中仙 繼重陽韻
- 假是蘇秦陸賈,說不回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寄段錄事孫助教道友等
- 鶉首賜秦尋常夢,莫是鈞天沈醉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賀新郎
- 弄舌儀秦久厭看,無言混沌自安間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讀書有感
- 樹楚擊秦宜奮發,惡名何事苦爭先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項羽
- 六印蘇秦壽如石,山東終作一阿房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戰國
- 想是齊秦人共語,不知胡羯自南來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劉裕
- 晉盜奔秦代勿追,碧油幢下晝陰移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東潘帥移鎮湖南十口號
- 小徒為秦張,大止到韓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別曲江貢士李安之五羊相訪
- 井邑觀秦野,山河念禹功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奉和御制登鴛鴦樓即目應制
- 魏郡歸秦秦遂王,音猶故魏恨難忘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鄜州人語間有似河朔人處予獨知其然蓋此本魏
- 昔欲包秦鞏,今乃防嘉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興
- 體制該秦篆,飛騰慕禹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尉佗故秦吏,堪執酂侯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登城五首
- 僅可尊秦陛,安能肅漢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詠史五言二首
- 說客為秦諜,君王信郭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李牧
- 一洞沾秦俗,疑非太古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源里
- 蜀客寓秦城,寒威怯夜生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寒食
- 群山護秦隴,轉去轉幽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入谷馬上
- 送子入秦處,紛紛黃葉間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酬仲幾秦州道上見寄
- 出官在秦蜀,始末凡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西岡僦居
- 君不見秦亡鹿走驪出傾,四方盡起諸侯兵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玉斗歌
- 盜已奔秦非地險,心遲去魯只天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廣東黃漕時聞其部中寇退而湖湘之民方避
- 今年出秦州,明年出鞏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用蜀行送徐隆慶守金州
- 縱隴水、秦云阻歸音,便不許時閑,夢中尋訪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洞仙歌·空山雨過
- 瑟瑟大秦珠,珊瑚高八尺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白道穿秦甸,嚴鼙似戍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懷州客舍
- 想得忘秦日,伊余亦合逃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四皓圖
- 晝公友秦奚,來往踏溪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許征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