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非君唱樂府,誰識怨秋深? -- 出自唐·李賀·巴童答
- 綠繁悲水曲,茱萸別秋子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安樂宮
- 還似九疑山下女,千秋長望舜裳衣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望夫石
- 碎金諒可惜,零落隨秋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
- 埽除供晚色,洗刷放秋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張子野秋中久雨晚晴
- 僧蹊蟠青蒼,莓苔上秋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韻
- 沄沄曲江水,天借九秋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子思兄參惠州軍
- 儒者陵夷此道窮,千秋止有一揚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揚子二首
- 鄰雞生午寂,幽草弄秋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無外
- 煙云藏古意,猿鶴弄秋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北山
- 元豐圣人與天通,千秋萬歲與此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元豐行示德逢
- 何以況清明,朝陽麗秋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呂望之上東嶺
- 吾舟維其側,落日生秋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靈山寺
- 淺沙杙素舸,一水宛秋蛇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東門
- 更聞楓葉下,淅瀝度秋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渡揚子江
- 用賢遭圣日,羈旅屬秋霖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歸,贈袁左丞、賀侍郎
- 鐘期一見知,山水千秋聞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示孟郊①
- 明揚逢圣代,羈旅屬秋霖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歸贈袁左丞賀侍郎
- 王程不我駐,離思逐秋風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郡江南上別孫侍御
- 行矣當自強,春耕庶秋獲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
- 寂寂重寂寂,病夫臥秋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臥病聞常山旋師,策勛宥過,王澤大洽,因寄
- 誰憐相門子,不語望秋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友路秀才赴舉
- 小臺堪遠望,獨上清秋時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小臺晚坐見憶
- 商山紫芝客,應不向秋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日書懷寄白賓客
- 人含不平意,景值欲秋時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始聞蟬,有懷白賓客,去歲白有聞蟬見寄詩,
- 四望車中心未釋,千秋亭下賦初成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吟白樂天哭崔兒二篇,愴然寄贈
- 蔥蘢含晚景,潔白凝秋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觀云篇
- 蘭芳經雨敗,鶴病得秋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晚病中樂天以詩見問力疾奉酬
- 歸心渡江勇,病體得秋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罷郡姑蘇北歸渡揚子津
- 深夜降龍潭水黑,新秋放鶴野田青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日本僧智藏
- 騁望羨游云,振衣若秋蓬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
- 發家見春草,卻去聞秋風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
- 旌節羅廣庭,戈鋋凜秋霜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,因呈院中諸公
- 七月江水大,滄波漲秋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發犍為,至泥谿舟中作
- 演漾怨楚云,虛徐韻秋煙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
- 江樓黑寒雨,山郭冷秋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鳳翔府行軍送程使君赴成州
- 井上桐葉雨,灞亭卷秋風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魏升卿擢第歸東都,因懷魏校書、陸渾、喬
- 九月山葉赤,谿云淡秋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,秋夕憑眺
- 出關策匹馬,逆旅聞秋蟬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顏少府投鄭陳州
- 殘云收夏暑,新雨帶秋嵐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(得潭字)
- 久不見南山,依然已秋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謝學士泛伊川浩然無歸意因詠劉長卿佳句作
- 豈知寒監中,兩鬢甚秋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西齋手植菊花過節始開偶書奉呈圣俞
- 江南美山水,水木正秋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圣俞聚蚊
- 舊社更誰能擁鼻,新秋有客獨登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應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凎愛寺閣寄梅圣俞
- 毋栽當暑槿,寧種深秋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劉著作羲叟家園效圣俞體
- 玉寒積精甲,金戈耀秋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孔生再游河北
- 朱輪照耕野,綠芋覆秋畦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孟都官知蜀州
- 無憀照湘水,丹色映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夕照
- 披方養丹砂,候節煎秋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
- 還期明月飲,幸此中秋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別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