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堅筋及奔馬,瑩目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食杞
- 胡公精悍姿,勇氣如秋鷹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胡考甫
- 冷落臥寒齋,苦吟和秋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呂際秀才南歸
- 幽花破寒色,過雁驚秋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官閑
- 萬里山河供氣概,九秋鵰鶚入精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上文潞公生日
- 為官不治民,清坐晚秋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書直舍
- 鶴鳴月高夜三更,報秋不勞桐葉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謝黃師是惠碧瓷枕
- 菽麰詵詵兮奮裳紳,秋種既即兮農則勤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敘雨:
- 幸此公酒美,復此高秋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齊安秋日
- 可堪連日雨,并作晚秋霖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雨書事
- 連山沉落日,萬竅起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晚同永源小酌漫成
- 亂蟬吟暮色,哀狖落秋聲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從叔重赴海南從事
- 金陵山色里,蟬急向秋分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僧歸金山寺
- 紅韁跑駿馬,金鏃掣秋鷹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邊將
- 羈游年復長,去日值秋殘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杜秀才東游
- 葦花迷夕棹,梧葉散秋砧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秋晚登城
- 寧歌還夜苦,宋賦更秋悲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覲兄
- 蒼茫臨故關,迢遞照秋山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關山月
- 前山依舊碧,閑草經秋綠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秋日題陳宗儒圃亭,凄然感舊
- 唯將滿鬢雪,明日對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立秋前一日覽鏡
- 俱從四方事,共會九秋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重贈邢校書
- 根非生下土,葉不墜秋風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試月中桂
- 春宵多旅夢,夏閏遠秋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荊楚道中
- 深林收晚果,絕頂拾秋蔬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友人草堂
- 又須從此別,江上正秋鴻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秋宿鶴林寺
- 清猿不可聽,偏在九秋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巫山高
- 由來詠團扇,今與值秋風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相和歌辭·婕妤怨
- 終日碧湍聲自喧,暮秋黃菊花誰摘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劉方平
- 因高欲見下,非是愛秋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和樊潤州秋日登城樓
- 那能久相伴,嗟爾殢秋風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病中對石竹花
- 羈心看旅雁,晚泊依秋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鄭二員外
- 中夜永懷聽疊漏,先秋歸夢涉層波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長安即事
- 微風生夜半,積雨向秋終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暮秋宿清源上人院
- 歸家來幾夜,倏忽覺秋殘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山中夜坐
- 四時無夏氣,三伏有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夏日題盩厔友人書齋
- 南浮雖六月,風水已秋涼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新安少府
- 微寒生夜半,積雨向秋終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深秋過源宗上人房(一作方丈)
- 紅顏渡嶺歇,白首對秋衰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南中送北使二首
- 槊杖洗清景,磬管凝秋旻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
- 一代文章亡左馬,千秋仁義在吳潘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
- 水心觀遠俗,霜氣入秋山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
- 清陰不可居,歲晚還秋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雜詩
- 寥蕭枝上風,蜩蟄以秋告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游江陰壽寧寺
- 月形如張弓,下影射秋水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晚泊
- 客子有倦懷,歸心動秋葦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晚泊
- 樹蟬經雨少,門柳望秋疎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山友徐靈暉
- 更值滿川微雨、洗新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
- 諸葛經行有夕風,千秋天地幾英雄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鄧州西軒書事十首
- 不愁黃落近,滿意作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風雨
- 兩崖夾曉月,萬壑分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山路曉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