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秋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楚和登臨,正是幕秋天氣,引疏砧,斷續(xù)殘陽里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卜算子慢·江楓漸老
- 澤畔有人吟不得,秋波渺渺失離騷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無題
- 石根秋水明,石畔秋草瘦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五首 其五
- 長船倚云泊,石鏡秋涼夜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
- 白狐向月號山風(fēng),秋寒掃云留碧空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溪晚涼
- 兩事誰向道,自作秋風(fēng)吟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京城
- 齊山置酒菊花開,秋浦聞猿江上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秋浦望齊山感李太白杜牧之
- 暮尋蔡墩西,獨(dú)覺秋尚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早
- 離心自醉不復(fù)飲,秋果寒花空滿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復(fù)至曹娥堰寄剡縣丁元珍
- 秋光清淺不憑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鍾山西庵白蓮?fù)?/a>
- 夜別江船曉解驂,秋城氣象亦潭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到舒州次韻答平甫
- 誰能欹眠共此樂,秋港雖淺可揚(yáng)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獨(dú)歸
- 結(jié)屋山澗曲,掛瓢秋樹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結(jié)屋山澗曲
- 千丈崩奔落石碕,秋聲散入夜云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夜聞流水
- 耕有春雨濡,耘有秋陽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圣俞農(nóng)具詩十五首其十四臺笠
- 更待夜深同徙倚,秋風(fēng)斜月釣船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太湖恬亭
- 春書來逐衡陽雁,秋騎歸看隴首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答丁端州
- 拙病宦情少,羈閑秋氣悲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郡內(nèi)閑齋
- 塹平陳葉滿,墉高秋蔓綠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登司馬錯(cuò)古城
- 行當(dāng)白露時(shí),眇視秋光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輕陰迎曉日,霞霽秋江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江早發(fā)
- 鵲噪晚禾地,蝶飛秋草畦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日送客至潛水驛
- 洞戶夜簾卷,華堂秋簟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夕不寐寄樂天
- 欹枕晝眠靜,折巾秋鬢疏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(zèng)
- 山下偶隨流水出,秋來卻赴白云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景玄師東歸
- 公府想無事,西池秋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日書懷寄河南王尹
- 清光門外一渠水,秋色墻頭數(shù)點(diǎn)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
- 虎嘯夜林動(dòng),鼉鳴秋澗寒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宿誠禪師山房題贈(zèng)二首
- 月窟仙人縫縞袂,秋閨怨女拭啼痕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詠白海棠
- 人入嵌□里,春歸秋□中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第六十四回回前詩
- 王兄尚謫宦,屢見秋云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,因寄王大昌齡
- 往來巴山道,三見秋草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
- 大梁一旦人代改,秋月春風(fēng)不相待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梁園歌,送河南王說判官
- 二庭近西海,六月秋風(fēng)來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登北庭北樓,呈幕中諸公
- 槐葉蒼蒼柳葉黃,秋高八月天欲霜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
- 送爾姑蘇客,滄波秋正涼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滕亢擢第歸蘇州拜親
- 雨滋苔蘚侵階綠,秋颯梧桐覆井黃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秋夕讀書幽興,獻(xiàn)兵部李侍郎
- 唯有白鳥飛,空見秋月圓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阻戎瀘間群盜
- 頑民盡遷高壘削,秋草自綠埋空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晉祠
- 焦陂八月新酒熟,秋水魚肥鱠如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憶焦陂
- 今來寂寞西岡口,秋盡不見東籬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圣俞
- 紅芳曉露濃,綠樹秋風(fēng)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芙蓉花二首
- 白首舊臣瞻畫翣,秋風(fēng)淚灑屬車塵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大行皇帝靈駕發(fā)引挽歌辭
- 如吊湘累搴香若,秋江斜日駐蘭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友人南下
- 別後山光寒更綠,秋深酒美色仍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劉都官
- 露蹤杳可尋,片石秋光瑩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嵩山十二首·玉女搗衣石
- 無術(shù)政奚為,有年秋屢實(shí)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
- 離別古所難,更畏秋風(fēng)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聞梅二授德興令戲書
- 徘徊且垂翼,會(huì)有秋風(fēng)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贈(zèng)梅圣俞
- 露裛蘭苕惟有淚,秋荒桃李不成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曉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