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萬卉千葩春事足,一巖桂自壯秋光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月下見桂花欣然會心賦二十八字
- 楓葉蓼花新醉雨,山容鬢兩添秋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再到京口
- 正徯朝陽聽鳳鳴,忽傳鵜鴃作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見邸報
- 不盡哀榮千載下,爽鳩墟垅幾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挽雷尚書喪歸二首
- 朔云垂天野四平,癘笛叫月山秋清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送萬平野余秋山被薦北行
- 別浦漁歌來暝色,長橋人語半秋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安溪趙簿云津閣韻
- 何事別離當兩月,空山兀坐晚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宰邑垂滿喜與王梅溪孫主簿合并承入秋闈當別
- 桃杏繁枝一回首,爭如松竹伴秋清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中春
- 此去天庭承雨露,書來須及晚秋涼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王丞
- 更著回還如蒂白,殷紅時暫愜秋容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與劉學錄
- 莫與春光較先后,請君晚節玩秋芳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重九
- 不飲逾時心已灰,黃花忽破杪秋來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秋酌
- 少年青春還易度,不如來看晚秋天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招劉學錄
- 三十六峰不著色,點綴淡墨排秋空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登上嶺游黃山
- 折柳正當三日暮,泛舟深約九秋馀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送趙國開赴崇安丞
- 欲濕征衫梅雨細,不成客夢麥秋寒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送趙國宜直筠州戶掾
- 騎省中郎才調逸,擬將文筆賦秋心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夜意
- 南楚歸舟牽客思,西風脫葉轉秋寒。 -- 出自宋·陳琰·登法華臺
- 停橈看花紅更膩,卻自低頭照秋水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采蓮
- 澹庵眼似坡仙高,眇視軒冕如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胡文昌和東坡子由彭城月詩并綠澹庵新州以所
- 孤館無人同夜月,長年作客又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七月初十夜對月呈留粹中
- 且喜懶殘煨芋熟,不妨久話共秋缸。 -- 出自宋·陳埴·南雁山
- 爭似山家真活計,屋頭松歆演秋濤。 -- 出自宋·淳藏王·山居十二首
- 猶是江湖太平處,未妨沈著臥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趙大年蘆雁
- 傍人錯愕心自快,痕跡過眼無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騎馬行答贈吳中張子潛鄉貢
- 幾處白云思暮合,數行紅樹又秋高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寄陸子方
- 欲問巖前老松樹,人間禁得幾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四明山中十絕·白水
- 昨夜西郊雷隱鳴,金鑲檢歷兆秋居。 -- 出自宋·戴東老·春日田園雜興三首
- 非竹非藤性最剛,鐵君風骨凜秋霜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鐵拄杖次韻答趙侍郎
- 心地清涼無熱惱,炎天直與冷秋同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夏日寓山齋
- 自入秋光能幾時,無端又賦別秋詩。 -- 出自宋·丁世昌·次虞仲房司馬送秋韻
- 極目盡時知水闊,置身高處見秋多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己已登玉峰亭二首
- 開明義理當日用,扶植氣節爭秋霜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錢判府國史直講秘書赴鎮南劍
- 賴是白公資佛力,小留蒼翠作秋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
- 開歲當為耳順翁,知非又過十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吟五首
- 燕蟄蜂{外廣內音}菊始開,秋涼入骨病堆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登上竺興福寺新閣五首
- 敕賜別業非菽粟,屈餐陶采余秋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丁適之菊莊
- 凌室不能藏臘凍,稼場或至誤秋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君澤夜坐示子侄三首
- 辜負桐江好山水,花開葉落十秋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董君讀予詩稿
- 綠葉梢頭紫粟攢,離騷經里古秋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日古蘭花十首
- 玉露金風喜乍涼,紫莖綠葉薦秋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日古蘭花十首
- 籠鶴囊琴駕短篷,夏初言別又秋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張老山御史寄七夕詩今近中秋奉問
- 紫陽山叟年八十,吟號夜蛬書秋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
- 浪許滿頭生壽發,幾堪落葉見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老矣
- 昭文大不其宗公,招之使來有秋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岳德裕如大都
- 浪說歲星守南斗,略微社雨潤秋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社后復晴
- 巴東巫峽猿夜鳴,洞庭瀟湘雁秋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野趣居士楊公遠令其子依竹似孫為予寫真贈以
- 忽見一詩增感慨,吾家宗伯老秋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浙西園苑
- 智了愚冥莫分別,乾坤黃落一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佛智忠禪師實庵
- 萬古江山宜晚景,一番宇宙更秋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十二日得蟹小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