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玉立當歸香案傍,平時高論凜秋霜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送張子秀入京
- 未問主人先問竹,要分吟屋聽秋聲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分司卒至富池
- 名驥墜地千里心,丹鳳沖霄九秋翼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周善長省親
- 客里清愁無可奈,臥聽檐溜瀉秋聲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客舍雨
- 幾片菱花鏡里,更摘索雙鬟伴秋睡。 -- 出自宋·唐藝孫·天香·螺甲磨星
- 蛻翦花輕,羽翻紙薄,老去易驚秋信。 -- 出自宋·唐藝孫·齊天樂·柳風微扇閑池閣
- 若到鄉關人見問,為言歸思滿秋風。 -- 出自宋·劉沆·送鄉人尹鑒登第歸
- 喜師一吸西江水,許我平分華秋云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壁侍者來訪作此贈之
- 君看靈光湛止水,塾與明鏡行秋空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次韻寄題李氏月心精舍
- 斷響難尋,馀悲獨省,葉底還驚秋早。 -- 出自宋·陳恕可·齊天樂·蛻仙飛佩流空遠
- 岳生年少精悍姿,雙眸照人炯秋水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贈道眼相士
- 風露生寒夜若何,月高山館覺秋多。 -- 出自宋·劉鉉·題沈孟淵所藏王叔明竹(二首)
- 露葉猶青,巖藥遲動,幽幽未似秋陰。 -- 出自宋·吳元可·楊州慢
- 玉走金飛兩曜忙,始聞花發又秋霜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寄白龍洞劉道人
- 已得長生元妙術,莊椿不數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張伯壽·臨江仙·瑞氣薰城春色早
- 一川窈窕詫紅蓼,兩岸蘆葦明秋霜。 -- 出自宋·王孝嚴·舫齋
- 謾與籬花爭曉色,肯都盆蕙壓秋芳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巖桂
- 濃紫鮮紅兼瑩白,春暄夏熱更秋清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金鳳花
- 明年八月九月涼,更來樊川享秋光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寄黃秀峰
- 勸君須盡眼中歡,綠酒十分千秋壽。 -- 出自宋·李朝卿·玉樓春
- 去國旌旗迎曉日,過家鱸橘正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李深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越井崗頭松柏老,越王臺上生秋草。 -- 出自唐·崔子向·題越王臺
- 惆悵送君身未達,不堪搖落聽秋砧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至櫟陽崇道寺聞嚴十少府趨侍
- 手種茱萸舊井傍,幾回春露又秋霜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長安賊中寄題江南所居茱萸樹
- 惟有樓中好山色,稻畦殘水入秋池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郡中即事三首
- 惟有樓中好山色,稻畦殘水入秋池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寄裴校書
- 連連寒溜下陰軒,熒熒泫露垂秋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智達上人水精念珠歌
- 要識二天恩德廣,黃云千里見秋成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豐年謠五首
- 風露蕭蕭葉半黃,老來情薄似秋陽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陸簿九日一首
- 畦稻欲花新得雨,老農屈指計秋嘗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如大坂二絕
- 升高望遠天界闊,海山江樹皆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九日登寶叔塔同游者楊大著李校書馮正字曾著
- 十雨五風蒙帝力,愿風父老慶秋成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勸農出郊三絕
- 參差翠縷擺不落,筆頭驚怪黏秋云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題祖山人池上怪石
- 參差翠縷擺不落,筆頭驚怪粘秋云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題祖山人池上怪石
- 石鏡無光相對愁,漫漫頂上沉秋月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廬山瀑布
- 朱審偏能視夕嵐,洞邊深墨寫秋潭。 -- 出自唐·柳公權·題朱審寺壁山水畫
- 商嶺馬嘶殘暑雨,席帆高掛早秋風。 -- 出自唐·厲玄·送黃曄明府岳州湘陰赴任
- 老龍馀響出空星,欲噴炎天作秋曉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仆久客錢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聞之凄然皆有歸
- 吹我神飛碧霄里,牽我心靈入秋水。 -- 出自唐·李宣古·聽蜀道士琴歌
- 巖翠凌云出迥然,岧峣萬丈倚秋天。 -- 出自唐·郭夔·九華山
- 風健早鴻高曉景,露清圓碧照秋光。 -- 出自唐·崔櫓·重陽日次荊南路經武寧驛
- 自種雙松費幾錢,頓令院落似秋天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題子侄書院雙松
- 一曲哀歌茂陵道,漢家天子葬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句
- 不得團圓長近君,珪月鈋時泣秋扇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倢伃怨
- 笑呼明鏡上遙天,醉倚銀床弄秋影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詠葡萄
- 晚蝶飄零驚宿雨,暮鴉凌亂報秋寒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秋晚高樓
- 夢入仙樓戛殘曲,飛霜棱棱上秋玉。 -- 出自唐·李沇·方響歌
- 故國田園經戰后,窮荒日月逼秋期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旅懷寄友人
- 十字遺碑三尺墓,只應吟客吊秋煙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經李翰林墓
- 終去四明成大道,暫從雙鬢許秋霜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山寺一作中寓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