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人情正苦暑,物怎已驚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六月十八日夜大暑
- 煙橫輞水暝,云照武關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皇甫寺丞知藍田縣
- 山氣高閃霽,湖光碧照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題洪州慈濟師西軒
- 相見波光凈,依然一片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題與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鄭都官有詩刻石
- 雙頭蓮子一時花,天碧秋池水如鏡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木蘭花/玉樓春
- 至今落日寒蟾,照臺城秋草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玉樹后庭花/后庭花
- 文臂郎君繡面女,并上秋千兩搖曳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黎女歌
- 精靈華蓋曉,氣脈洞庭秋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艾太仆六十韻(太仆以乙科為郎,論江陵起
- 獨怪過江愁欲死,眼前秋蟹要人持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初入秣陵不見帥生有懷太學時作
- 津館蒼茫別未曛,滿檐秋色為思君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答君東天津夜泊
- 艇子湖頭破衲衣,秣陵秋影片云飛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達公來別云欲上都
- 當時我亦俊人群,情如秋水氣如云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遙和諸郎夜過桃葉渡(有本事)
- 不應寂寞求凰意,長對秋風泣斷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八繭吳蠶剩欲眠
- 娉婷盧女嬌無柰,流落秋娘瘦不禁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一日春光一日深
- 不負人生,古來惟有,中秋重九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龍吟·素丸何處飛來
- 何時北渚亭邊月,狼藉秋香拂畫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 蓮
- 空蒙玉華曉,瀟灑石淙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賦德新王丈玉溪,溪在嵩前費莊,
- 云山有宮闕,浩蕩玉華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庚辰六月,游玉華谷,回過少姨廟
- 江妃不惜水芝香,狼籍秋風與秋露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泛舟大明湖
- 清泉明月曉,高樹亂蟬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寄德新丈
- 頭玉**眉刷翠,更將秋水為神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張光甫家兒子咬驢
- 好個沈香亭畔月,只在秋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浪淘沙 劉公子家園秋日海棠
- 煙花藏落景,山骨露清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九月晦日王村道中
- 朔風吹海樹,蕭條邊已秋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麇鼯寒思晚,猿鳥暮聲秋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
- 金似衣裳玉似身,眼如秋水鬢如云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天仙子·金似衣裳玉似身
- 滿庭松桂雨余天,宋玉秋聲韻蜀弦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夜景
- 懷鄉不怕嚴陵笑,只待秋風別釣磯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旅中感遇寄呈李秘書昆仲
- 傷心潘騎省,華發不禁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避地越中作
- 為報同人看來好,不禁秋露即離披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使院黃葵花
- 夢覺笙歌散,空堂寂寞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飲散呈主人
- 蟾投夜魄當湖落,岳倒秋蓮入浪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三堂東湖作
- 長安十二槐花陌,曾負秋風多少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驚秋
- 試望家田還自適,滿畦秋水稻苗平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虢州澗東村居作
- 螢低夜色棲瑤草,水咽秋聲傍粉墻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宮怨
- 今歲西戎背世盟,直隨秋風寇邊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慶州敗
- 誰道離多會少,比露蛩秋蟀,只解凝啼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聲聲慢 七夕
- 鷹案絕頂海風晴,烏免秋殘夜并生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七十二
- 留客最憐鄉味好,屠汶秋鳥馬嗥魚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七十九
- 桑邊禾黍水重圍,時有秋蟲上客衣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七
- 才學避人簾半揭,也解秋波瞥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四和香·小小春情先漏泄
- 雪魄冰魂無處覓,秋煙秋雨暗孤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挽知宮王月谷三章
- 畫出一派瀟湘秋,萬家秋色人漁樵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
- 數朵奇峰如削玉,一溪秋水生寒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丹樞先生草庵
- 梅開春信賓南國,草勁秋聲警虜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別蔣都轄用歸雁韻
- 云粘暮色月華濕,樹顫秋聲天籟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筆架山積翠樓
- 炎帝辭朱節,清晨立素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溫學士再訪山中
- 萬斛蒼煙戀釣磯,一川秋綠漾清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次韻永興王宰游鐘成觀二首
- 有些難說處,夜夜是中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自贊三首
- 南風雖汝持權柄,只恐秋風見汝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