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在第8個字的詩句
碧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月滿長空朗,樓侵碧落橫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明月照高樓
- 薄霧罩來分咫尺,碧綃籠處較毫厘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郡侯坐上觀琉璃瓶中游魚
- 紫塞別當秋露白,碧山飛入暮霞紅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鴻
- 白云明月皆由我,碧水青山忽贈君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十里煙籠
- 浴偎紅日色,棲壓碧蘆枝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鷺鷥
- 樓鎖彤霞地絕塵,碧桃花發九天春。 -- 出自唐·李九齡·上清辭五首
- 濁酒不禁云外景,碧峰猶冷寺前春。 -- 出自唐·羅袞·清明赤水寺居
- 他日各為云外客,碧紗籠卻又如何。 -- 出自唐·張仁溥·題龍窩洞
- 青青郁郁影疏疏,碧嶂移根到我居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修竹百竿才欣種植佳篇五首旋辱詠歌若無還答
- 細香紅菡萏,疏影碧梧桐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又捧新詩見褒陋止睹五章之綺麗如九奏之凄清
- 琴堂莫作多時計,碧落方開萬里程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新桐廬知縣員外端修節行富有才名九霄未展於
- 今日開襟吟不盡,碧山重疊水長流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題顏氏亭宇
- 此日開襟吟不盡,碧山重疊水長流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贈顏詡
- 紅躑躅繁金殿暖,碧芙蓉笑水宮秋。 -- 出自唐·廖凝·句
- 晚葉紅殘楚,秋江碧入吳。 -- 出自唐·江為·岳陽樓
- 靜宜幽鷺立,遠稱碧波連。 -- 出自·李中·賦得江邊草
- 松徑蒼苔合,花陰碧澗流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孫孔二秀才游廬山
- 昔年皆禮謁,頻到碧云端。 -- 出自·李中·寄廬岳鑒上人
- 如通十洲去,誰信碧天高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王道士游東海
- 洞隱紅霞外,房開碧嶂根。 -- 出自·李中·清溪逢張惟貞秀才
- 莫道空談便無事,碧云詩思更無涯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德邁道人之豫章
- 歌舞送飛球,金觥碧玉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拋球樂辭二首
- 道心明月靜,詩思碧云閑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元道人還水西寺
- 宮花紅照耀,御水碧潺湲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奉和御制寒食十韻
- 歌舞送飛毬,金觥碧玉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拋毯樂辭二首
- 東州多俊造,能賞碧云無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凈道人東游
- 玉甃垂鉤興正濃,碧池春暖水溶溶。 -- 出自唐·李家明·元宗釣魚無獲,進詩
- 紅躑躅繁金殿暖,碧芙蓉笑水宮秋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退宮妓
- 黃金蜀柳籠朱戶,碧玉湘筠映綺疏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新回車院筵上作
- 澹蕩和風至,芊綿碧草長。 -- 出自唐·裴杞·風光草際浮
- 一點青霄里,千聲碧落中。 -- 出自唐·濮陽瓘·出籠鶻
- 日月金輪動,旃檀碧樹秋。 -- 出自唐·楊德麟·題奉慈寺
- 聞道茂陵山水好,碧溪流水有桃源。 -- 出自唐·元淳·句
- 來驅云漲晚,路上碧霄寬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中秋夜君山腳下看月
- 獨我閑相覓,凄涼碧洞門。 -- 出自唐·虛中·贈屏風巖棲蟾上人
- 天人何濟濟,高會碧堂中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煙未及黔,焰不假碧。 -- 出自唐·孫思邈·四言詩
- 前宵盜吃卻,今日碧空飛。 -- 出自唐·侯道華·題院詩
- 湖水團團夜如鏡,碧樹紅花相掩映。 -- 出自唐·慈恩院女·題寺廊柱
- 滄海成塵幾萬秋,碧桃花發長春愁。 -- 出自唐·蜀宮群仙·王母
- 白露漙兮西風高,碧波萬里兮翻洪濤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太湖神歌)
- 陽臺后會杳無期,碧樹煙深玉漏遲。 -- 出自唐·金車美人·與謝翱贈答詩
- 霜空放眼、水痕褪碧,山色添濃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金菊對芙蓉 宿程松壑月香亭次韻
- *得紫芝老,吟盡碧桃春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調歌頭 題蕭獨清山水勝處
- 澹澹青空遠,亭亭碧*重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北山煙雨
- 地老天荒,山青海碧。 -- 出自元·王國器·踏莎行 云窗秋夢 復古詩集五
- 木葉金甲動,土花碧血灑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游卜將軍墓祠將軍名珍字文超唐西河人有功業
- 露氣金盤濕,簫聲碧落寒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近故(二首)
- 武夷最佳處,晴氣碧于藍。 -- 出自元·唐桂芳·水調歌頭 游武夷和羅慶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人說泰山神廟,金碧炫似皇宮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 以上五首見蒲縣志卷一
“碧”同音字
- 嬶
- 萆
- 薜
- 痺
- 禆
- 綼
- 臂
- 賁
- 賁
- 佊
- 佖
- 俾
- 偪
- 匕
- 咇
- 嗶
- 啚
- 嗶
- 坒
- 堛
- 壁
- 夶
- 奰
- 妣
- 妼
- 婢
- 嬖
- 屄
- 幣
- 幣
- 幤
- 庇
- 廦
- 弊
- 弻
- 弼
- 彃
- 彼
- 必
- 怭
- 怶
- 愊
- 愎
- 敝
- 斃
- 朇
- 朼
- 柀
- 柲
- 梐
- 楅
- 榌
- 比
- 畢
- 毖
- 斃
- 毞
- 毴
- 沘
- 湢
- 潷
- 滭
- 潷
- 濞
- 煏
- 熚
- 狴
- 獘
- 獙
- 珌
- 璧
- 畀
- 畁
- 畢
- 疕
- 疪
- 痹
- 皕
- 睤
- 睥
- 碧
- 秕
- 筆
- 筆
- 篳
- 箅
- 箆
- 篦
- 篳
- 粃
- 粊
- 縪
- 繴
- 罼
- 聛
- 腷
- 舭
- 芘
- 苾
- 蓽
- 荸
- 萞
- 蓖
- 蓽
- 蔽
- 蜌
- 螕
- 袐
- 裨
- 襞
- 襣
- 觱
- 詖
- 诐
- 豍
- 貏
- 貱
- 贔
- 赑
- 蹕
- 蹕
- 躃
- 躄
- 辟
- 逼
- 避
- 邲
- 鄙
- 鄨
- 鄪
- 鉍
- 鎞
- 鏎
- 鐴
- 鉍
- 閇
- 閉
- 閟
- 閉
- 陛
- 鞸
- 韠
- 飶
- 饆
- 馝
- 駜
- 驆
- 髀
- 髲
- 魓
- 鮅
- 鰏
- 鲾
- 鵖
- 鷝
- 鷩
- 鼊
- 鼻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𠓵
- 𠨒
- 𠨘
- 𡚁
- 𡚤
- 𣦢
- 𤐸
- 𤗚
- 𤹝
- 𧥑
- 𨐨
- 𨢡
- 𨻼
- 𪐄
- 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