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在第3個字的詩句
碧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珥貂碧落從來事,東訪蓬萊不足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宴坐自午至暮
- 殘香碧縷細,軟火紅焰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上元日晝臥
- 身游碧海跨鯨魚,心似寒冰貯玉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日夜月中馬上作
- 聘之碧瑤珮,載以紫云車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張好好詩
- 交橫碧流上,竹映琴書床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郡齋獨酌 黃州作。
- 杉樹碧為幢,花駢紅作堵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池州弄水亭
- 長空碧杳杳,萬古一飛鳥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獨酌
- 聲斷碧云外,影孤明月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別鶴
- 行人碧溪渡,系馬綠楊枝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句溪夏日送盧霈秀才歸王屋山將欲赴舉
- 心馳碧泉澗,目斷青瑣闈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將出關(guān)宿層峰驛卻寄李諫議
- 澤國碧悠悠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曉望
- 含情碧溪水,重上粲公樓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水西寺
- 門通碧樹開金鎖,樓對青山倚玉梯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貴游
- 始發(fā)碧江口,曠然諧遠心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金陵
- 月轉(zhuǎn)碧梧移鵲影,露低紅草濕螢光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渡吳江
- 最苦碧云信斷,仙鄉(xiāng)路杳,歸鴻難倩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金風淡蕩
- 一番碧桃成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四
- 丹崖碧嶂深重重,白月如日明房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葛蘊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
- 山如碧浪翻江去,水似青天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泊姚江
- 剡山碧榛榛,剡水日夜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丁中允
- 丹樓碧閣皆時事,只有江山古到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金山三首
- 一水碧羅裁繚繞,萬峰蒼玉刻孱顏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
- 峰巒碧參差,木樹青晻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曾子固
- 青嵩碧洛曾游地,墨綬銅章忽在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直講吳殿丞宰鞏縣
- 周遭碧銅磨作港,逼塞綠錦剪成畦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一陂
- 數(shù)株碧柳蒼苔地,一丈紅蕖淥水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籌思亭
- 忽見碧樹櫻桃懸,下馬恣食不論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飲裴侯家
- 丹樓碧閣無處所,只有溪山相照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離鄞至菁江東望
- 蕭蕭碧柳軟,脈脈紅蕖靚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寶覺
- 還看碧溪答,不羨綠珠歌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同張明府碧溪贈答
- 采從碧海上,來自謫仙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,遺山姜花,以詩答之
- 十二碧峰何處所,永安宮外是荒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松滋渡望峽中
- 移來碧墀下,張王日日高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葡萄歌
- 三山碧海不歸去,且向人間呈羽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
- 半夜碧云收,中天素月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八月十五日夜半云開然后玩月,因書一時之景
- 疏種碧松通月朗,多栽紅藥待春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
- 不學碧雞依井絡(luò),愿隨青鳥向?qū)映恰?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吐綬鳥詞
- 明麗碧天霞,豐茸紫綬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郡齋對紫薇花
- 洛橋碧云晚,西望佳人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
- 洛水碧云曉,吳宮黃葉時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初冬早寒見寄
- 谿水碧于草,潺潺花底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終南東谿中作
- 水浸碧天風皺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蝶戀花·永日環(huán)堤乘彩舫
- 燕歸碧海珠簾揜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八月微涼生枕簟
- 朱欄碧瓦清霜曉,粲粲繁星綠葉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棖子
- 魚游碧沼涵靈德,花馥清香薦壽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應(yīng)制賞花釣魚
- 檐欹碧瓦拂傾梧,玉井聲高轉(zhuǎn)轆轤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井桐
- 樓臺碧瓦輝云日,蓮芰清香帶水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原甫致齋集禧余亦攝事後廟謹呈拙句兼簡圣俞
- 為憐碧砌宜佳樹,自斸蒼苔選綠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至喜堂新開北軒手植楠木兩株走筆呈元珍表臣
- 紫府碧云為路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一落索·楊花終日飛舞
- 朱甍碧瓦何從得,疑有陰兵夜助成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書天慶觀賀秘監(jiān)堂三首
“碧”同音字
- 嬶
- 萆
- 薜
- 痺
- 禆
- 綼
- 臂
- 賁
- 賁
- 佊
- 佖
- 俾
- 偪
- 匕
- 咇
- 嗶
- 啚
- 嗶
- 坒
- 堛
- 壁
- 夶
- 奰
- 妣
- 妼
- 婢
- 嬖
- 屄
- 幣
- 幣
- 幤
- 庇
- 廦
- 弊
- 弻
- 弼
- 彃
- 彼
- 必
- 怭
- 怶
- 愊
- 愎
- 敝
- 斃
- 朇
- 朼
- 柀
- 柲
- 梐
- 楅
- 榌
- 比
- 畢
- 毖
- 斃
- 毞
- 毴
- 沘
- 湢
- 潷
- 滭
- 潷
- 濞
- 煏
- 熚
- 狴
- 獘
- 獙
- 珌
- 璧
- 畀
- 畁
- 畢
- 疕
- 疪
- 痹
- 皕
- 睤
- 睥
- 碧
- 秕
- 筆
- 筆
- 篳
- 箅
- 箆
- 篦
- 篳
- 粃
- 粊
- 縪
- 繴
- 罼
- 聛
- 腷
- 舭
- 芘
- 苾
- 蓽
- 荸
- 萞
- 蓖
- 蓽
- 蔽
- 蜌
- 螕
- 袐
- 裨
- 襞
- 襣
- 觱
- 詖
- 诐
- 豍
- 貏
- 貱
- 贔
- 赑
- 蹕
- 蹕
- 躃
- 躄
- 辟
- 逼
- 避
- 邲
- 鄙
- 鄨
- 鄪
- 鉍
- 鎞
- 鏎
- 鐴
- 鉍
- 閇
- 閉
- 閟
- 閉
- 陛
- 鞸
- 韠
- 飶
- 饆
- 馝
- 駜
- 驆
- 髀
- 髲
- 魓
- 鮅
- 鰏
- 鲾
- 鵖
- 鷝
- 鷩
- 鼊
- 鼻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𠓵
- 𠨒
- 𠨘
- 𡚁
- 𡚤
- 𣦢
- 𤐸
- 𤗚
- 𤹝
- 𧥑
- 𨐨
- 𨢡
- 𨻼
- 𪐄
- 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