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在第3個字的詩句
碧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雙鸞碧重釵頭玉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玉樓春
- 可堪碧小紅微,黃輕紫艷,東風外、妝點池臺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祝英臺近·待春來
- 浮龜碧水,聽鶴丹山,采屋幔亭依舊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過秦樓·谷雨收寒
- 向一碧波璃,幾東風、呼棹來去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法曲獻仙音
- 擬朝碧落非無路,學煮黃金信有方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贈羅知宮
- 手種碧蓮子,長記年時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八聲甘州·對芙蓉峰曉
- 滿階碧草客稀到,半榻白云人對眠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山窩適興
- 弄影碧霞里,長嘯翠微間。 -- 出自宋·榮樵仲·水調歌頭·既難求富貴
- 望斷碧云深處,倚遍畫闌將暮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喜遷鶯·亂紅飛雨
- 重來碧環勝處,笑引瓊卮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漢宮春·身到瑤池
- 上有碧玉蓮,中有黃金鯉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同朱山長游江郎
- 迢迢碧玉流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唐多令·回棹百花洲
- 日暮碧云合,天寒翠袖薄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三月二十九日還家花事已過獨碧桃盛開
- 蒼藤碧蘚樹容晚,涼月好風山意秋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題李竹隱山齋
- 人在碧苕濱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菩薩蠻·瑤琴欲把相思譜
- 日暮碧云空冉冉,摘花小袖猶依竹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滿江紅·脂雨東流
- 聲入碧云堆里,還起舞、桂花月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霜天曉角·綺帷高揭
- 文甃碧,朵墻紅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思佳客·日影扶花一萬重
- 凈洗碧娟娟,顏色如少年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畫竹
- 空對碧云凝暮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桃園憶故人/桃源憶故人
- 貪看碧桃花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醉公子
- 上人碧云房,苔地不盈丈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西梵一翁雙清軒
- 疑是碧瑤臺,不放彩鸞飛出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陽臺怨
- 古翠碧連云洞杳,夕陽西卷射場平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古柳林
- 青瓜碧李凝冰齒,萬萼南花吹濕香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暑中宴張穆父第
- 依稀碧玉水邊魂,憔悴綠珠樓外影。 -- 出自宋·劉景翔·玉樓春
- 印封碧蘇,笑談無限清致。 -- 出自宋·趙師律·念奴嬌·鏡天露洗
- 朝看碧溪初騰日,暮對青山淡抹云。 -- 出自宋·陳曄·句
- 青蓮碧藕,芡實與雞頭。 -- 出自宋·臧魯子·滿庭芳·澹露零空
- 秋水碧連天一色,暮霞紅映日三竿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酒樓秋望
- 半堵碧云蝸路濕,一簾紅雨燕泥香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別館即事
- 雙槳碧云苔浦合,一簾紅雨杏花飛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翁正叔溪山勝游之韻
- 一澗碧云流不去,木蘭舟系木蘭花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新市雜詠十首
- 莫羨碧幢金印,換取玉堂清瑣,翰墨看淋浪。 -- 出自宋·蔣思恭·水調歌頭·風流九霞客
- 參差碧山路,目送江帆疾。 -- 出自唐·丘丹·奉酬韋使君送歸山之作
- 靈州碧巖下,荑英初散芳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津梁寺采新茶與幕中諸公遍賞,芳香尤異,因
- 九奏碧霄里,千官皇澤中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奉和圣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
- 裊裊碧海風,濛濛綠枝雪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題枇杷樹
- 無窮碧云意,更助綠窗寒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初移琪樹
- 山橫碧立并雄岷,大阜洪川共降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述德上興元嚴仆射
- 西寺碧云端,東溟白雪團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太原和嚴長官,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
- 羅幃碧簟豈相容,行到山頭憶山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樂津店北陂
- 期君碧云上,千里一揚音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東
- 云迎碧落步,章奏玉皇宮。 -- 出自唐·盧拱·中元日觀法事
- 瑯玕碧樹未足貴,直節虛心同歲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蒼玉軒
- 橫漢碧云歌處斷,滿地花鈿舞時落。 -- 出自唐·邵楚萇·題馬侍中燧木香亭
- 瀟灑碧玉枝,清風追晉賢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竹
- 千條碧綠輕拖水,金毛泣怕春江死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游春引三首
- 淹留碧沙上,蕩漾洗紅衣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鴛鴦篇
- 回塘碧潭映,高樹綠蘿懸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思在山居日偶成此詠邀松陽子同作
“碧”同音字
- 嬶
- 萆
- 薜
- 痺
- 禆
- 綼
- 臂
- 賁
- 賁
- 佊
- 佖
- 俾
- 偪
- 匕
- 咇
- 嗶
- 啚
- 嗶
- 坒
- 堛
- 壁
- 夶
- 奰
- 妣
- 妼
- 婢
- 嬖
- 屄
- 幣
- 幣
- 幤
- 庇
- 廦
- 弊
- 弻
- 弼
- 彃
- 彼
- 必
- 怭
- 怶
- 愊
- 愎
- 敝
- 斃
- 朇
- 朼
- 柀
- 柲
- 梐
- 楅
- 榌
- 比
- 畢
- 毖
- 斃
- 毞
- 毴
- 沘
- 湢
- 潷
- 滭
- 潷
- 濞
- 煏
- 熚
- 狴
- 獘
- 獙
- 珌
- 璧
- 畀
- 畁
- 畢
- 疕
- 疪
- 痹
- 皕
- 睤
- 睥
- 碧
- 秕
- 筆
- 筆
- 篳
- 箅
- 箆
- 篦
- 篳
- 粃
- 粊
- 縪
- 繴
- 罼
- 聛
- 腷
- 舭
- 芘
- 苾
- 蓽
- 荸
- 萞
- 蓖
- 蓽
- 蔽
- 蜌
- 螕
- 袐
- 裨
- 襞
- 襣
- 觱
- 詖
- 诐
- 豍
- 貏
- 貱
- 贔
- 赑
- 蹕
- 蹕
- 躃
- 躄
- 辟
- 逼
- 避
- 邲
- 鄙
- 鄨
- 鄪
- 鉍
- 鎞
- 鏎
- 鐴
- 鉍
- 閇
- 閉
- 閟
- 閉
- 陛
- 鞸
- 韠
- 飶
- 饆
- 馝
- 駜
- 驆
- 髀
- 髲
- 魓
- 鮅
- 鰏
- 鲾
- 鵖
- 鷝
- 鷩
- 鼊
- 鼻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𠓵
- 𠨒
- 𠨘
- 𡚁
- 𡚤
- 𣦢
- 𤐸
- 𤗚
- 𤹝
- 𧥑
- 𨐨
- 𨢡
- 𨻼
- 𪐄
- 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