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在第3個字的詩句
碧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湖山碧溶溶,寒漪四望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夏日翠漪堂
- 江涵碧殿春同麗,雪霽鐘山日轉華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郊齋有作呈北寺舊僚長
- 眼看碧幢擎蓋綠,心慚白鵠立槐黃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四次韻
- 坐看碧落飛金鏡,遙想黃樓運筆椽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丙辰七兄有詩及人月分圓己未彼此服藥未能夜
- 席前碧甕覆瑤漿,一秋愁淚風前灑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一日
- 千萬碧玉枝,戢戢抽靈芽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北苑十詠·茶壟
- 萬里碧天紅日晚,數(shù)聲新雁送寒來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晚即事
- 古井碧沈沈,分明見百尋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葛仙井
- 宮殿碧云里,鴛鴦初命儔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夏日尋藍田唐丞登高宴集
- 紅荷碧筱夜相鮮,皂蓋蘭橈浮翠筵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武平一員外游湖五首時武貶金壇令
- 青林碧嶼暗相期,緩楫揮觥欲賦詩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武平一員外游湖五首時武貶金壇令
- 溪流碧水去,云帶清陰還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游茅山五首
- 落日碧江靜,蓮唱清且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晚望
- 端居碧云暮,好鳥啼紅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馮使君
- 撐船碧江上,春日何遲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馮使君五首
- 白趾碧目,數(shù)百瀟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馬頭山
- 山翠碧嵯峨,攀牽去者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寇山中作
- 九朵碧芙蕖,王維圖未圖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望九峰作
- 大有碧眼胡,密擬買將去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唯應碧湘浦,云落及芙蓉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秋晚信州推院親友或責無書,即事寄答
- 因味碧云句,傷哉后會賒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寄京城親友二首
- 漢武碧桃爭比得,枉令方朔號偷兒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荔枝三首(丙寅年秋,到福州,自此后并福州
- 唯有碧天無一事,日還西下月還明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山中避難作
- 應怕碧巖巖下水,浮藤如線月如鉤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游魚
- 晴湖碧云晚,暝色空高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登章華樓
- 曉發(fā)碧水陽,暝宿金山寺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鄭判官兼簡空上人
- 長吟碧云合,悵望江之幽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江樓獨酌懷從叔
- 紅蕉碧梧語葉上,黃茅屋漏那能補。 -- 出自唐·李曄·秋宵恨
- 紅閑碧霽瑞煙開,錦翅雙飛去又回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鴛鴦
- 賴有碧云吟句客,禪馀相訪說新詩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冬日廟中書事呈棲白上人
- 不向碧臺驚醉夢,但來清鏡促愁容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秋晚
- 綃幌碧,錦衾紅,博山香炷融。 -- 出自唐·毛熙震·更漏子·秋色清
- 閨草碧,望歸客,還是不知消息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更漏子·星漸稀
- 青巖碧洞經(jīng)朝雨,隔花相喚南溪去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菩薩蠻·月華如水籠香砌
- 身沒碧峰里,門人改葬期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哭凌霄山光上人
- 金山碧崔嵬,我泛扁舟來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金山寺留題
- 楚天碧、片片輕飛。 -- 出自宋·王觀·江城梅花引·年年江上見寒梅
- 千石碧潭秋水骨,琢成孤枕冷于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石枕與參政王給事
- 庭竹碧鮮吟不足,盤餐方丈食無馀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閣長修書畢退朝下直寄諸學士之什
- 好在碧壇灣,叢底度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柳噪竹
- 云移碧海三山近,月破中天九陌開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鷓鴣天·夾路行歌盡落梅
- 借爾碧波明似鏡,照予白發(fā)瑩如鷗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池州弄水亭
- 水上碧桃流片段,梁間新燕語逡巡。 -- 出自宋·鄭文寶·寒食訪僧
- 人辭碧落春風晚,花老朱陵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鄭文寶·句
- 望斷碧云無錦字,謾題紅葉有新詩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腸斷碧云千里、水溶溶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虞美人·飛梁石徑關山路
- 露井碧梧寒葉、顫秋聲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南歌子·蕭寺疏鍾斷
- 望寸碧、想眉峰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婆羅門引·素秋向晚
- 直到碧窗深處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清平樂·娥眉淡佇
- 柳絲碧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謁金門·柳絲碧
“碧”同音字
- 嬶
- 萆
- 薜
- 痺
- 禆
- 綼
- 臂
- 賁
- 賁
- 佊
- 佖
- 俾
- 偪
- 匕
- 咇
- 嗶
- 啚
- 嗶
- 坒
- 堛
- 壁
- 夶
- 奰
- 妣
- 妼
- 婢
- 嬖
- 屄
- 幣
- 幣
- 幤
- 庇
- 廦
- 弊
- 弻
- 弼
- 彃
- 彼
- 必
- 怭
- 怶
- 愊
- 愎
- 敝
- 斃
- 朇
- 朼
- 柀
- 柲
- 梐
- 楅
- 榌
- 比
- 畢
- 毖
- 斃
- 毞
- 毴
- 沘
- 湢
- 潷
- 滭
- 潷
- 濞
- 煏
- 熚
- 狴
- 獘
- 獙
- 珌
- 璧
- 畀
- 畁
- 畢
- 疕
- 疪
- 痹
- 皕
- 睤
- 睥
- 碧
- 秕
- 筆
- 筆
- 篳
- 箅
- 箆
- 篦
- 篳
- 粃
- 粊
- 縪
- 繴
- 罼
- 聛
- 腷
- 舭
- 芘
- 苾
- 蓽
- 荸
- 萞
- 蓖
- 蓽
- 蔽
- 蜌
- 螕
- 袐
- 裨
- 襞
- 襣
- 觱
- 詖
- 诐
- 豍
- 貏
- 貱
- 贔
- 赑
- 蹕
- 蹕
- 躃
- 躄
- 辟
- 逼
- 避
- 邲
- 鄙
- 鄨
- 鄪
- 鉍
- 鎞
- 鏎
- 鐴
- 鉍
- 閇
- 閉
- 閟
- 閉
- 陛
- 鞸
- 韠
- 飶
- 饆
- 馝
- 駜
- 驆
- 髀
- 髲
- 魓
- 鮅
- 鰏
- 鲾
- 鵖
- 鷝
- 鷩
- 鼊
- 鼻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𠓵
- 𠨒
- 𠨘
- 𡚁
- 𡚤
- 𣦢
- 𤐸
- 𤗚
- 𤹝
- 𧥑
- 𨐨
- 𨢡
- 𨻼
- 𪐄
- 襅